《毛澤東選集》第二卷
2025-08-25 43

上 海 太 原 失 陷 以 后

抗 日 戰(zhàn) 爭(zhēng) 的 形 勢(shì) 和 任 務(wù)

一   目 前 形 勢(shì) 是 處 在 片 面 抗 戰(zhàn)到 全 面 抗 戰(zhàn) 的 過 渡 期 中

( 一 ) 我 們 贊 助 一 切 反 對(duì) 日 本 帝 國(guó) 主 義 進(jìn) 攻 的 抗 戰(zhàn) , 即 使是 片 面 的 抗 戰(zhàn) 。 因 為 它 比 不 抵 抗 主 義 進(jìn) 一 步 , 因 為 它 是 帶 著 革命 性 的 , 因 為 它 也 是 在 為 著 保 衛(wèi) 祖 國(guó) 而 戰(zhàn) 。

( 二 ) 但 是 我 們 早 就 指 出 ( 今 年 四 月 延 安 黨 的 活 動(dòng) 分 子 會(huì)議〔1〕,五 月 黨 的 全 國(guó) 代 表 會(huì) 議 〔2〕,八 月 中 央 政 治 局 的 決 議 〔3〕):不 要 人 民 群 眾 參 加 的 單 純 政 府 的 片 面 抗 戰(zhàn) , 是 一 定 要 失 敗 的 。因 為 它 不 是 完 全 的 民 族 革 命 戰(zhàn) 爭(zhēng) , 因 為 它 不 是 群 眾 戰(zhàn) 爭(zhēng) 。

( 三 ) 我 們 主 張 全 國(guó) 人 民 總 動(dòng) 員 的 完 全 的 民 族 革 命 戰(zhàn) 爭(zhēng) ,或 者 叫 作 全 面 抗 戰(zhàn) 。 因 為 只 有 這 種 抗 戰(zhàn) , 才 是 群 眾 戰(zhàn) 爭(zhēng) , 才 能達(dá) 到 保 衛(wèi) 祖 國(guó) 的 目 的 。

( 四 ) 國(guó) 民 黨 主 張 的 片 面 抗 戰(zhàn) , 雖 然 也 是 民 族 戰(zhàn) 爭(zhēng) , 雖 然也 帶 著 革 命 性 , 但 其 革 命 性 很 不 完 全 。 片 面 抗 戰(zhàn) 是 一 定 要 引導(dǎo) 戰(zhàn) 爭(zhēng) 趨 于 失 敗 的 , 是 決 然 不 能 保 衛(wèi) 祖 國(guó) 的 。

( 五 ) 這 是 共 產(chǎn) 黨 的 抗 戰(zhàn) 主 張 和 現(xiàn) 時(shí) 國(guó) 民 黨 的 抗 戰(zhàn) 主 張 的原 則 分 歧 。 如 果 共 產(chǎn) 黨 員 忘 記 了 這 個(gè) 原 則 性 , 他 們 就 不 能 正確 地 指 導(dǎo) 抗 日 戰(zhàn) 爭(zhēng) , 他 們 就 將 無(wú) 力 克 服 國(guó) 民 黨 的 片 面 性 , 就把 共 產(chǎn) 主 義 者 降 低 到 無(wú) 原 則 的 地 位 , 把 共 產(chǎn) 黨 降 低 到 國(guó) 民 黨 。他 們 就 是 對(duì) 于 神 圣 的 民 族 革 命 戰(zhàn) 爭(zhēng) 和 保 衛(wèi) 祖 國(guó) 的 任 務(wù) 犯 了 罪過 。

( 六 ) 在 完 全 的 民 族 革 命 戰(zhàn) 爭(zhēng) 或 全 面 抗 戰(zhàn) 中 , 必 須 執(zhí) 行 共產(chǎn) 黨 提 出 的 抗 日 救 國(guó) 十 大 綱 領(lǐng) 〔4〕, 必 須 有 一 個(gè) 完 全 執(zhí) 行 這 個(gè)綱 領(lǐng) 的 政 府 和 軍 隊(duì) 。

( 七 ) 上 海 太 原 失 陷 后 的 形 勢(shì) 是 這 樣 的 :

1 、 在 華 北 , 以 國(guó) 民 黨 為 主 體 的 正 規(guī) 戰(zhàn) 爭(zhēng) 已 經(jīng) 結(jié) 束 , 以 共產(chǎn) 黨 為 主 體 的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進(jìn) 入 主 要 地 位 。 在 江 浙 , 國(guó) 民 黨 的 戰(zhàn)線 已 被 擊 破 , 日 寇 正 向 南 京 和 長(zhǎng) 江 流 域 進(jìn) 攻 。 國(guó) 民 黨 的 片 面抗 戰(zhàn) 已 表 現(xiàn) 不 能 持 久 。

2 、 英 、 美 、 法 等 國(guó) 政 府 為 它 們 自 己 的 帝 國(guó) 主 義 的 利 益 表示 援 助 中 國(guó) , 還 限 于 口 頭 上 的 同 情 , 而 沒 有 什 么 實(shí) 力 的 援 助 。

3 、 德 意 法 西 斯 竭 力 援 助 日 本 帝 國(guó) 主 義 。

4 、 國(guó) 民 黨 對(duì) 于 它 的 用 以 進(jìn) 行 片 面 抗 戰(zhàn) 的 一 黨 專 政 及 其 對(duì)民 眾 的 統(tǒng) 制 政 策 , 還 不 愿 意 作 原 則 上 的 改 變 。這 些 是 一 方 面 的 情 形 。

另 一 方 面 則 表 現(xiàn) :

1 、 共 產(chǎn) 黨 和 八 路 軍 的 政 治 影 響 極 大 地 極 快 地 擴(kuò) 大 , “ 民族 救 星 ” 的 聲 浪 在 全 國(guó) 傳 布 著 。 共 產(chǎn) 黨 和 八 路 軍 決 心 堅(jiān) 持 華

北 的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, 用 以 捍 衛(wèi) 全 國(guó) , 鉗 制 日 寇 向 中 原 和 西 北 的 進(jìn)

攻 。

2 、 民 眾 運(yùn) 動(dòng) 開 展 了 一 步 。

3 、 民 族 資 產(chǎn) 階 級(jí) 的 左 傾 。

4 、 國(guó) 民 黨 中 主 張 改 革 現(xiàn) 狀 的 勢(shì) 力 正 在 增 長(zhǎng) 。

5 、 世 界 人 民 反 對(duì) 日 本 和 援 助 中 國(guó) 的 運(yùn) 動(dòng) 正 在 發(fā) 展 。

6 、 蘇 聯(lián) 正 在 準(zhǔn) 備 用 實(shí) 力 援 助 中 國(guó) 。

這 些 是 又 一 方 面 的 情 形 。

( 八 ) 因 此 , 目 前 是 處 在 從 片 面 抗 戰(zhàn) 到 全 面 抗 戰(zhàn) 的 過 渡 期中 。 片 面 抗 戰(zhàn) 已 經(jīng) 無(wú) 力 持 久 , 全 面 抗 戰(zhàn) 還 沒 有 來(lái) 到 。 這 是 一個(gè) 青 黃 不 接 的 危 機(jī) 嚴(yán) 重 的 過 渡 期 。

( 九 ) 在 此 期 間 , 中 國(guó) 的 片 面 抗 戰(zhàn) 可 能 向 三 個(gè) 方 向 發(fā) 展 :第 一 個(gè) 方 向 , 結(jié) 束 片 面 抗 戰(zhàn) , 代 以 全 面 抗 戰(zhàn) 。 這 是 國(guó) 內(nèi)大 多 數(shù) 人 的 要 求 , 但 是 國(guó) 民 黨 還 沒 有 下 決 心 。第 二 個(gè) 方 向 , 結(jié) 束 抗 戰(zhàn) , 代 以 投 降 。 這 是 日 寇 、 漢 奸 和親 日 派 的 要 求 , 但 是 遭 到 了 中 國(guó) 大 多 數(shù) 人 的 反 對(duì) 。第 三 個(gè) 方 向 , 抗 戰(zhàn) 和 投 降 并 存 于 中 國(guó) 。 這 將 是 日 寇 、 漢奸 和 親 日 派 無(wú) 法 達(dá) 到 第 二 個(gè) 方 向 的 目 的 , 因 而 實(shí) 行 其 破 裂 中國(guó) 抗 日 陣 線 的 陰 謀 詭 計(jì) 的 結(jié) 果 。 他 們 正 在 策 動(dòng) 這 一 著 。 這 個(gè)危 險(xiǎn) 嚴(yán) 重 地 存 在 著 。

( 十 ) 依 目 前 形 勢(shì) 看 來(lái) , 國(guó) 內(nèi) 國(guó) 際 不 許 可 投 降 主 義 得 勢(shì) 的因 素 , 占 著 優(yōu) 勢(shì) 。 這 些 因 素 是 : 日 本 堅(jiān) 決 滅 亡 中 國(guó) 的 方 針 使中 國(guó) 處 于 非 戰(zhàn) 不 可 的 地 位 , 共 產(chǎn) 黨 和 八 路 軍 的 存 在 , 中 國(guó) 人民 的 要 求 , 國(guó) 民 黨 內(nèi) 多 數(shù) 黨 員 的 要 求 , 英 、 美 、 法 顧 慮 到 國(guó)民 黨 投 降 對(duì) 于 它 們 利 益 的 損 失 , 蘇 聯(lián) 的 存 在 及 其 援 助 中 國(guó) 的方 針 , 中 國(guó) 人 民 對(duì) 于 蘇 聯(lián) 的 深 切 希 望 ( 這 種 希 望 不 是 空 的 ) 等等 。 如 果 把 這 些 因 素 好 好 地 組 織 起 來(lái) , 不 但 將 克 服 投 降 和 分裂 的 因 素 , 也 將 克 服 停 頓 于 片 面 抗 戰(zhàn) 的 因 素 。

( 十 一 ) 因 此 , 從 片 面 抗 戰(zhàn) 轉(zhuǎn) 變 到 全 面 抗 戰(zhàn) 的 前 途 是 存 在的 。 爭(zhēng) 取 這 個(gè) 前 途 , 是 一 切 中 國(guó) 共 產(chǎn) 黨 員 、 一 切 中 國(guó) 國(guó) 民 黨的 進(jìn) 步 分 子 和 一 切 中 國(guó) 人 民 的 共 同 的 迫 切 的 任 務(wù) 。

( 十 二 ) 中 國(guó) 抗 日 民 族 革 命 戰(zhàn) 爭(zhēng) 現(xiàn) 在 是 處 在 嚴(yán) 重 的 危 機(jī)中 。 危 機(jī) 也 許 將 延 長(zhǎng) , 也 許 將 較 快 地 被 克 服 。 決 定 的 因 素 , 在中 國(guó) 內(nèi) 部 是 國(guó) 共 兩 黨 的 合 作 和 在 這 一 合 作 的 基 礎(chǔ) 上 的 國(guó) 民 黨政 策 的 轉(zhuǎn) 變 , 是 工 農(nóng) 群 眾 的 力 量 ; 在 中 國(guó) 外 部 是 蘇 聯(lián) 的 援 助 。

( 十 三 ) 國(guó) 民 黨 有 在 其 政 治 上 組 織 上 加 以 改 造 的 必 要 , 也有 這 種 可 能 〔 5 〕 。 這 主 要 地 是 因 為 日 本 的 壓 迫 , 中 國(guó) 共 產(chǎn) 黨 的 統(tǒng)一 戰(zhàn) 線 政 策 , 中 國(guó) 人 民 的 要 求 , 國(guó) 民 黨 內(nèi) 部 新 生 力 量 的 增 長(zhǎng) 。我 們 的 任 務(wù) 是 爭(zhēng) 取 它 實(shí) 現(xiàn) 這 一 改 造 , 以 便 作 為 改 造 政 府 和 改造 軍 隊(duì) 的 基 礎(chǔ) 。 這 一 改 造 無(wú) 疑 須 得 到 國(guó) 民 黨 中 央 的 同 意 , 我們 是 站 在 建 議 的 地 位 。

( 十 四 ) 改 造 政 府 。 我 們 提 出 了 召 集 臨 時(shí) 國(guó) 民 大 會(huì) 的 方 針 ,這 也 是 必 要 的 和 可 能 的 。 這 一 改 造 也 無(wú) 疑 須 得 到 國(guó) 民 黨 的 同意 。

( 十 五 ) 改 造 軍 隊(duì) 的 任 務(wù) 是 建 立 新 軍 和 改 造 舊 軍 。 如 能 在半 年 到 一 年 內(nèi) 建 立 二 十 五 萬(wàn) 到 三 十 萬(wàn) 具 有 新 的 政 治 精 神 的 軍隊(duì) , 則 抗 日 戰(zhàn) 場(chǎng) 上 必 能 開 始 看 到 轉(zhuǎn) 機(jī) 。 這 種 新 軍 將 影 響 并 團(tuán)結(jié) 一 切 舊 軍 。 這 是 抗 日 戰(zhàn) 爭(zhēng) 轉(zhuǎn) 入 戰(zhàn) 略 反 攻 的 軍 事 基 礎(chǔ) 。 這 一改 造 , 同 樣 須 得 到 國(guó) 民 黨 的 同 意 。 八 路 軍 應(yīng) 在 這 一 改 造 過 程中 起 模 范 作 用 。 八 路 軍 本 身 應(yīng) 該 擴(kuò) 大 。

二   在 黨 內(nèi) 在 全 國(guó) 均 須 反 對(duì) 投 降 主 義在 黨 內(nèi) , 反 對(duì) 階 級(jí) 對(duì) 階 級(jí) 的 投 降 主 義

( 十 六 ) 一 九 二 七 年 陳 獨(dú) 秀 的 投 降 主 義 〔 6 〕 , 引 導(dǎo) 了 那 時(shí) 的革 命 歸 于 失 敗 。 每 個(gè) 共 產(chǎn) 黨 員 都 不 應(yīng) 忘 記 這 個(gè) 歷 史 上 的 血 的教 訓(xùn) 。

( 十 七 ) 關(guān) 于 黨 的 抗 日 民 族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的 路 線 , 在 盧 溝 橋 事變 以 前 , 黨 內(nèi) 的 主 要 危 險(xiǎn) 傾 向 是 “ 左 ” 傾 機(jī) 會(huì) 主 義 , 即 關(guān) 門主 義 。 這 主 要 是 因 為 國(guó) 民 黨 還 沒 有 抗 日 的 緣 故 。

( 十 八 ) 在 盧 溝 橋 事 變 以 后 , 黨 內(nèi) 的 主 要 危 險(xiǎn) 傾 向 , 已 經(jīng)不 是 “ 左 ” 傾 關(guān) 門 主 義 , 而 轉(zhuǎn) 變 到 右 傾 機(jī) 會(huì) 主 義 , 即 投 降 主義 方 面 了 。 這 主 要 是 因 為 國(guó) 民 黨 已 經(jīng) 抗 日 了 的 緣 故 。

( 十 九 ) 還 在 四 月 延 安 黨 的 活 動(dòng) 分 子 會(huì) 議 時(shí) , 又 在 五 月 黨的 全 國(guó) 代 表 會(huì) 議 時(shí) , 特 別 是 在 八 月 中 央 政 治 局 會(huì) 議 ( 洛 川 會(huì)議 ) 時(shí) , 我 們 就 提 出 了 這 樣 的 問 題 : 在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中 , 是 無(wú) 產(chǎn)階 級(jí) 領(lǐng) 導(dǎo) 資 產(chǎn) 階 級(jí) 呢 , 還 是 資 產(chǎn) 階 級(jí) 領(lǐng) 導(dǎo) 無(wú) 產(chǎn) 階 級(jí) ? 是 國(guó) 民黨 吸 引 共 產(chǎn) 黨 呢 , 還 是 共 產(chǎn) 黨 吸 引 國(guó) 民 黨 ? 在 當(dāng) 前 的 具 體 的政 治 任 務(wù) 中 , 這 個(gè) 問 題 即 是 說(shuō) : 把 國(guó) 民 黨 提 高 到 共 產(chǎn) 黨 所 主張 的 抗 日 救 國(guó) 十 大 綱 領(lǐng) 和 全 面 抗 戰(zhàn) 呢 , 還 是 把 共 產(chǎn) 黨 降 低 到國(guó) 民 黨 的 地 主 資 產(chǎn) 階 級(jí) 專 政 和 片 面 抗 戰(zhàn) ?

( 二 十 ) 為 什 么 要 這 樣 尖 銳 地 提 出 問 題 呢 ? 這 是 因 為 :一 方 面 , 中 國(guó) 資 產(chǎn) 階 級(jí) 的 妥 協(xié) 性 , 國(guó) 民 黨 實(shí) 力 上 的 優(yōu) 勢(shì) ,國(guó) 民 黨 三 中 全 會(huì) 的 宣 言 和 決 議 對(duì) 于 共 產(chǎn) 黨 的 污 蔑 和 侮 辱 以 及所 謂 “ 停 止 階 級(jí) 斗 爭(zhēng) ” 的 叫 囂 , 國(guó) 民 黨 關(guān) 于 “ 共 產(chǎn) 黨 投 降 ” 的衷 心 愿 望 和 廣 泛 宣 傳 , 蔣 介 石 關(guān) 于 統(tǒng) 制 共 產(chǎn) 黨 的 企 圖 , 國(guó) 民黨 對(duì) 于 紅 軍 的 限 制 和 削 弱 的 政 策 , 國(guó) 民 黨 對(duì) 于 抗 日 民 主 根 據(jù)地 的 限 制 和 削 弱 的 政 策 , 國(guó) 民 黨 七 月 廬 山 訓(xùn) 練 班 〔7〕提 出 的 “ 在抗 日 戰(zhàn) 爭(zhēng) 中 削 弱 共 產(chǎn) 黨 力 量 五 分 之 二 ” 的 陰 謀 計(jì) 劃 , 國(guó) 民 黨對(duì) 共 產(chǎn) 黨 干 部 所 施 行 的 升 官 發(fā) 財(cái) 酒 色 逸 樂 的 引 誘 , 某 些 小 資產(chǎn) 階 級(jí) 急 進(jìn) 分 子 在 政 治 上 的 投 降 舉 動(dòng) ( 以 章 乃 器 為 代 表 〔 8 〕 ),等 等 情 況 。另 一 方 面 , 共 產(chǎn) 黨 內(nèi) 理 論 水 平 的 不 平 衡 , 許 多 黨 員 的 缺乏 北 伐 戰(zhàn) 爭(zhēng) 時(shí) 期 兩 黨 合 作 的 經(jīng) 驗(yàn) , 黨 內(nèi) 小 資 產(chǎn) 階 級(jí) 成 分 的 大量 存 在 , 一 部 分 黨 員 對(duì) 過 去 艱 苦 斗 爭(zhēng) 的 生 活 不 愿 意 繼 續(xù) 的 情緒 ,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中 遷 就 國(guó) 民 黨 的 無(wú) 原 則 傾 向 的 存 在 , 八 路 軍 中的 新 軍 閥 主 義 傾 向 的 發(fā) 生 , 共 產(chǎn) 黨 參 加 國(guó) 民 黨 政 權(quán) 問 題 的 發(fā)生 , 抗 日 民 主 根 據(jù) 地 中 的 遷 就 傾 向 的 發(fā) 生 , 等 等 情 況 。由 于 上 述 兩 方 面 的 嚴(yán) 重 的 情 況 , 必 須 尖 銳 地 提 出 誰(shuí) 領(lǐng) 導(dǎo)誰(shuí) 的 問 題 , 必 須 堅(jiān) 決 地 反 對(duì) 投 降 主 義 。

( 二 十 一 ) 幾 個(gè) 月 以 來(lái) , 主 要 是 抗 戰(zhàn) 以 來(lái) , 共 產(chǎn) 黨 中 央 及其 各 級(jí) 組 織 , 對(duì) 這 種 已 經(jīng) 發(fā) 生 的 和 可 能 發(fā) 生 的 投 降 主 義 傾 向作 了 明 確 而 堅(jiān) 決 的 斗 爭(zhēng) 和 必 要 的 預(yù) 防 , 并 且 收 到 了 成 效 。在 參 加 政 權(quán) 問 題 上 , 中 央 發(fā) 出 了 一 個(gè) 決 議 案 的 草 案 〔9〕。在 八 路 軍 中 , 開 始 向 新 軍 閥 主 義 傾 向 作 斗 爭(zhēng) 。 這 種 傾 向 ,表 現(xiàn) 在 紅 軍 改 編 后 某 些 個(gè) 別 分 子 不 愿 意 嚴(yán) 格 地 接 受 共 產(chǎn) 黨 的領(lǐng) 導(dǎo) 、 發(fā) 展 個(gè) 人 英 雄 主 義 、 以 受 國(guó) 民 黨 委 任 為 榮 耀 ( 以 做 官為榮耀)等等現(xiàn)象上面。這個(gè)新軍閥主義傾向雖然和表現(xiàn)在打人、罵人、破壞紀(jì)律等等現(xiàn)象上面的老的軍閥主義傾向同其根源(把共產(chǎn)黨降低到國(guó)民黨),同其結(jié)果(脫離群眾);然而它是在國(guó)共兩黨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時(shí)期發(fā)生的,它帶著特別大的危險(xiǎn)性,所以特別值得注意,需要堅(jiān)決地加以反對(duì)。因受國(guó)民黨干涉而取消的政治委員制度,因受國(guó)民黨干涉而改為政訓(xùn)處的政治部的名稱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恢復(fù)了。提出了“獨(dú)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(zhàn)”這個(gè)新的戰(zhàn)略原則,并堅(jiān)持地執(zhí)行之,因而基本上保證了八路軍作戰(zhàn)上和工作上的勝利。拒絕了國(guó)民黨派遣他們的黨員來(lái)當(dāng)八路軍干部的要求,堅(jiān)持了共產(chǎn)黨絕對(duì)領(lǐng)導(dǎo)八路軍的原則。在各革命的抗日根據(jù)地,同樣提出了“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中的獨(dú)立自主”這個(gè)原則。糾正了“議會(huì)主義”傾向〔10〕(當(dāng)然并不是第二國(guó)際的議會(huì)主義,這種議會(huì)主義在中國(guó)黨內(nèi)是沒有的),堅(jiān)持了反對(duì)土匪、敵探和破壞者的斗爭(zhēng)。在西安,糾正了兩黨關(guān)系上的無(wú)原則傾向〔11〕(遷就傾向),重新開展了群眾斗爭(zhēng)。在隴東,情況和西安大體相同〔12〕。在上海,對(duì)“少號(hào)召,多建議”的章乃器主義給了批評(píng),開始糾正了救亡工作中的遷就傾向。在南方各游擊區(qū)〔13〕—— 這是我們和國(guó)民黨十年血戰(zhàn)的結(jié)果的一部分,是抗日民族革命戰(zhàn)爭(zhēng)在南方各省的戰(zhàn)略支點(diǎn),是國(guó)民黨在西安事變后還用“圍剿”政策企圖消滅、在盧溝橋事變后又改用調(diào)虎離山政策企圖削弱的力量—— 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:(1)無(wú)條件集中 (適應(yīng)國(guó)民黨拔去這些支點(diǎn)的要求)的防止;(2)國(guó)民黨派人的拒絕;(3)何鳴危險(xiǎn) (被國(guó) 民 黨 包 圍 繳 械 的 危 險(xiǎn) ) 〔14〕的 警 戒 。在 《 解 放 周 刊 》 〔15 〕 , 堅(jiān) 持 了 嚴(yán) 正 的 批 評(píng) 態(tài) 度 。

( 二 十 二 ) 為 了 堅(jiān) 持 抗 戰(zhàn) 和 爭(zhēng) 取 最 后 勝 利 , 為 了 變 片 面 抗戰(zhàn) 為 全 面 抗 戰(zhàn) , 必 須 堅(jiān) 持 抗 日 民 族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的 路 線 , 必 須 擴(kuò)大 和 鞏 固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。 任 何 破 裂 國(guó) 共 兩 黨 的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的 主 張 是不 許 可 的 。 “ 左 ” 傾 關(guān) 門 主 義 仍 然 要 防 止 。 但 是 在 同 時(shí) , 在 一切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工 作 中 必 須 密 切 地 聯(lián) 系 到 獨(dú) 立 自 主 的 原 則 。 我 們和 國(guó) 民 黨 及 其 他 任 何 派 別 的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, 是 在 實(shí) 行 一 定 綱 領(lǐng) 這個(gè) 基 礎(chǔ) 上 面 的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。 離 開 了 這 個(gè) 基 礎(chǔ) , 就 沒 有 任 何 的 統(tǒng)一 戰(zhàn) 線 , 這 樣 的 合 作 就 變 成 無(wú) 原 則 的 行 動(dòng) , 就 是 投 降 主 義 的表 現(xiàn) 了 。 因 此 , “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中 的 獨(dú) 立 自 主 ” 這 個(gè) 原 則 的 說(shuō) 明 、實(shí) 踐 和 堅(jiān) 持 , 是 把 抗 日 民 族 革 命 戰(zhàn) 爭(zhēng) 引 向 勝 利 之 途 的 中 心 一環(huán) 。

( 二 十 三 ) 我 們 這 樣 做 的 目 的 何 在 呢 ? 一 方 面 是 在 保 持 自己 已 經(jīng) 取 得 的 陣 地 。 這 是 我 們 的 戰(zhàn) 略 出 發(fā) 地 , 喪 失 了 這 個(gè) 陣地 就 一 切 無(wú) 從 說(shuō) 起 了 。 但 是 主 要 的 目 的 還 在 另 一 方 面 , 這 就是 為 了 發(fā) 展 陣 地 , 為 了 實(shí) 現(xiàn) “ 動(dòng) 員 千 百 萬(wàn) 群 眾 進(jìn) 入 抗 日 民 族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, 打 倒 日 本 帝 國(guó) 主 義 ” 這 個(gè) 積 極 的 目 的 。 保 持 陣 地和 發(fā) 展 陣 地 是 不 可 分 離 的 。 幾 個(gè) 月 來(lái) , 更 廣 大 的 小 資 產(chǎn) 階 級(jí)的 左 翼 群 眾 是 在 我 們 的 影 響 下 團(tuán) 結(jié) 起 來(lái) 了 , 國(guó) 民 黨 營(yíng) 壘 中 的新 生 力 量 是 在 增 長(zhǎng) 中 , 山 西 的 群 眾 斗 爭(zhēng) 是 發(fā) 展 了 , 黨 的 組 織在 許 多 地 方 也 發(fā) 展 了 。

( 二 十 四 ) 但 是 必 須 清 楚 地 懂 得 , 黨 的 組 織 力 量 , 在 全 國(guó) ,一 般 地 說(shuō) 來(lái) 還 是 微 弱 的 。 全 國(guó) 的 群 眾 力 量 也 還 是 很 薄 弱 , 全國(guó) 工 農(nóng) 基 本 群 眾 還 沒 有 組 織 起 來(lái) 。 所 有 這 些 , 一 方 面 由 于 國(guó)民 黨 的 控 制 和 壓 迫 的 政 策 , 另 一 方 面 則 是 由 于 我 們 自 己 的 沒有 工 作 或 工 作 不 足 。 這 是 我 黨 在 現(xiàn) 時(shí) 抗 日 民 族 革 命 戰(zhàn) 爭(zhēng) 中 的最 基 本 的 弱 點(diǎn) 。 不 克 服 這 個(gè) 弱 點(diǎn) , 是 不 能 戰(zhàn) 勝 日 本 帝 國(guó) 主 義的 。 要 達(dá) 到 這 個(gè) 目 的 , 一 定 要 實(shí) 行 “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中 的 獨(dú) 立 自主 ” 這 個(gè) 原 則 , 一 定 要 克 服 投 降 主 義 或 遷 就 主 義 。在 全 國(guó) , 反 對(duì) 民 族 對(duì) 民 族 的 投 降 主 義

( 二 十 五 ) 上 面 說(shuō) 的 是 階 級(jí) 對(duì) 階 級(jí) 的 投 降 主 義 。 它 引 導(dǎo) 無(wú)產(chǎn) 階 級(jí) 去 適 合 資 產(chǎn) 階 級(jí) 的 改 良 主 義 和 不 徹 底 性 。 不 克 服 這 個(gè)傾 向 , 就 不 能 進(jìn) 行 勝 利 的 抗 日 民 族 革 命 戰(zhàn) 爭(zhēng) , 就 不 能 變 片 面抗 戰(zhàn) 為 全 面 抗 戰(zhàn) , 就 不 能 保 衛(wèi) 祖 國(guó) 。但 是 還 有 一 種 投 降 主 義 , 這 就 是 民 族 對(duì) 民 族 的 投 降 主 義 ,它 引 導(dǎo) 中 國(guó) 去 適 合 日 本 帝 國(guó) 主 義 的 利 益 , 使 中 國(guó) 變 為 日 本 帝國(guó) 主 義 的 殖 民 地 , 使 所 有 的 中 國(guó) 人 變 為 亡 國(guó) 奴 。 這 個(gè) 傾 向 在現(xiàn) 時(shí) 是 發(fā) 生 于 抗 日 民 族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的 右 翼 集 團(tuán) 中 。

( 二 十 六 ) 抗 日 民 族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的 左 翼 集 團(tuán) 是 共 產(chǎn) 黨 率 領(lǐng) 的群 眾 , 包 括 無(wú) 產(chǎn) 階 級(jí) 、 農(nóng) 民 和 城 市 小 資 產(chǎn) 階 級(jí) 群 眾 。 我 們 的任 務(wù) , 是 用 一 切 努 力 去 擴(kuò) 大 和 鞏 固 這 個(gè) 集 團(tuán) 。 這 一 任 務(wù) 的 完成 , 是 改 造 國(guó) 民 黨 、 改 造 政 府 、 改 造 軍 隊(duì) 的 基 本 條 件 , 是 統(tǒng)一 的 民 主 共 和 國(guó) 建 立 起 來(lái) 的 基 本 條 件 , 是 變 片 面 抗 戰(zhàn) 為 全 面抗 戰(zhàn) 的 基 本 條 件 , 是 打 倒 日 本 帝 國(guó) 主 義 的 基 本 條 件 。

( 二 十 七 ) 抗 日 民 族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的 中 間 集 團(tuán) 是 民 族 資 產(chǎn) 階 級(jí)和 上 層 小 資 產(chǎn) 階 級(jí) 。 上 海 各 大 報(bào) 所 代 表 的 成 分 是 左 傾 了 〔16 〕 ;復(fù) 興 社 中 有 一 部 分 人 是 開 始 動(dòng) 搖 了 , C C 團(tuán) 中 也 有 一 部 分 人在 動(dòng) 搖 中 〔17〕。 抗 戰(zhàn) 的 軍 隊(duì) 是 得 到 了 嚴(yán) 重 的 教 訓(xùn) , 其 中 某 些 成分 是 開 始 了 或 準(zhǔn) 備 著 改 造 。 我 們 的 任 務(wù) , 是 爭(zhēng) 取 中 間 集 團(tuán) 的進(jìn) 步 和 轉(zhuǎn) 變 。

( 二 十 八 ) 抗 日 民 族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的 右 翼 集 團(tuán) 是 大 地 主 和 大 資產(chǎn) 階 級(jí) , 這 是 民 族 投 降 主 義 的 大 本 營(yíng) 。 一 方 面 害 怕 戰(zhàn) 爭(zhēng) 對(duì) 于他 們 的 財(cái) 產(chǎn) 的 破 壞 , 另 一 方 面 害 怕 民 眾 的 起 來(lái) , 他 們 的 投 降傾 向 是 必 然 的 。 他 們 中 間 , 許 多 人 已 經(jīng) 是 漢 奸 , 許 多 人 已 經(jīng)是 親 日 派 , 許 多 人 是 準(zhǔn) 備 作 親 日 派 , 許 多 人 在 動(dòng) 搖 中 , 僅 僅個(gè) 別 有 特 殊 情 況 的 分 子 是 堅(jiān) 決 的 。 他 們 中 間 有 些 人 之 所 以 暫時(shí) 加 入 民 族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, 是 被 迫 的 和 勉 強(qiáng) 的 。 一 般 地 說(shuō) 來(lái) , 他們 之 從 抗 日 民 族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中 分 裂 出 去 是 為 期 不 遠(yuǎn) 的 。 目 前 大地 主 和 大 資 產(chǎn) 階 級(jí) 中 的 許 多 最 壞 的 分 子 , 正 在 策 動(dòng) 分 裂 抗 日民 族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。 他 們 是 謠 言 的 制 造 廠 , “ 共 產(chǎn) 黨 暴 動(dòng) ” 、“ 八 路軍 退 卻 ” 一 類 的 謠 言 , 今 后 將 要 與 日 俱 增 。 我 們 的 任 務(wù) 是 堅(jiān)決 地 反 對(duì) 民 族 投 降 主 義 , 并 且 在 這 個(gè) 斗 爭(zhēng) 中 , 擴(kuò) 大 和 鞏 固 左翼 集 團(tuán) , 爭(zhēng) 取 中 間 集 團(tuán) 的 進(jìn) 步 和 轉(zhuǎn) 變 。階 級(jí) 投 降 主 義 和 民 族 投 降 主 義 的 關(guān) 系

( 二 十 九 ) 在 抗 日 民 族 革 命 戰(zhàn) 爭(zhēng) 中 , 階 級(jí) 投 降 主 義 實(shí) 際 上是 民 族 投 降 主 義 的 后 備 軍 , 是 援 助 右 翼 營(yíng) 壘 而 使 戰(zhàn) 爭(zhēng) 失 敗 的最 惡 劣 的 傾 向 。 為 了 爭(zhēng) 取 中 華 民 族 和 勞 動(dòng) 群 眾 的 解 放 , 為 了

使 反 對(duì) 民 族 投 降 主 義 的 斗 爭(zhēng) 堅(jiān) 決 有 力 , 必 須 反 對(duì) 共 產(chǎn) 黨 內(nèi) 部

和 無(wú) 產(chǎn) 階 級(jí) 內(nèi) 部 的 階 級(jí) 的 投 降 傾 向 , 要 使 這 一 斗 爭(zhēng) 開 展 于 各

方 面 的 工 作 中 。

?
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_黄片Av_国产精品麻豆嫩草影院_欧美另类96XOXOXOX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