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毛主席選集》第二卷
2025-10-16 3

主 動 性 , 靈 活 性 , 計 劃 性

( 七 八 ) 上 面 說 過 的 戰(zhàn) 役 和 戰(zhàn) 斗 的 外 線 的 速 決 的 進 攻 戰(zhàn) ,中 心 點 在 于 一 個 進 攻 ; 外 線 是 說 的 進 攻 的 范 圍 , 速 決 是 說 的 進攻 的 時 間 , 所 以 叫 它 做 “ 外 線 的 速 決 的 進 攻 戰(zhàn) ” 。 這 是 實 行 持 久戰(zhàn) 的 最 好 的 方 針 , 也 即 是 所 謂 運 動 戰(zhàn) 的 方 針 。 但 是 這 個 方 針 實行 起 來 , 離 不 了 主 動 性 、 靈 活 性 和 計 劃 性 。 我 們 現(xiàn) 在 就 來 研 究這 三 個 問 題 。

( 七 九 ) 前 面 已 說 過 了 自 覺 的 能 動 性 , 為 什 么 又 說 主 動 性呢 ? 自 覺 的 能 動 性 , 說 的 是 自 覺 的 活 動 和 努 力 , 是 人 之 所 以 區(qū)別 于 物 的 特 點 , 這 種 人 的 特 點 , 特 別 強 烈 地 表 現(xiàn) 于 戰(zhàn) 爭 中 , 這些 是 前 面 說 過 了 的 。 這 里 說 的 主 動 性 , 說 的 是 軍 隊 行 動 的 自 由權(quán) , 是 用 以 區(qū) 別 于 被 迫 處 于 不 自 由 狀 態(tài) 的 。 行 動 自 由 是 軍 隊 的 命 脈 , 失 了 這 種 自 由 , 軍 隊 就 接 近 于 被 打 敗 或 被 消 滅 。 一 個 士兵 被 繳 械 , 是 這 個 士 兵 失 了 行 動 自 由 被 迫 處 于 被 動 地 位 的 結(jié)果 。 一 個 軍 隊 的 戰(zhàn) 敗 , 也 是 一 樣 。 為 此 緣 故 , 戰(zhàn) 爭 的 雙 方 , 都 力爭 主 動 , 力 避 被 動 。 我 們 提 出 的 外 線 的 速 決 的 進 攻 戰(zhàn) , 以 及 為了 實 現(xiàn) 這 種 進 攻 戰(zhàn) 的 靈 活 性 、 計 劃 性 , 可 以 說 都 是 為 了 爭 取 主動 權(quán) , 以 便 逼 敵 處 于 被 動 地 位 , 達 到 保 存 自 己 消 滅 敵 人 之 目的 。 但 主 動 或 被 動 是 和 戰(zhàn) 爭 力 量 的 優(yōu) 勢 或 劣 勢 分 不 開 的 。 因而 也 是 和 主 觀 指 導(dǎo) 的 正 確 或 錯 誤 分 不 開 的 。 此 外 , 也 還 有 利 用敵 人 的 錯 覺 和 不 意 來 爭 取 自 己 主 動 和 逼 敵 處 于 被 動 的 情 形 。

下 面 就 來 分 析 這 幾 點 。

( 八 ○ ) 主 動 是 和 戰(zhàn) 爭 力 量 的 優(yōu) 勢 不 能 分 離 的 , 而 被 動 則和 戰(zhàn) 爭 力 量 的 劣 勢 分 不 開 。 戰(zhàn) 爭 力 量 的 優(yōu) 勢 或 劣 勢 , 是 主 動或 被 動 的 客 觀 基 礎(chǔ) 。 戰(zhàn) 略 的 主 動 地 位 , 自 然 以 戰(zhàn) 略 的 進 攻 戰(zhàn)為 較 能 掌 握 和 發(fā) 揮 , 然 而 貫 徹 始 終 和 普 及 各 地 的 主 動 地 位 , 即絕 對 的 主 動 權(quán) , 只 有 以 絕 對 優(yōu) 勢 對 絕 對 劣 勢 才 有 可 能 。 一 個身 體 壯 健 者 和 一 個 重 病 患 者 角 斗 , 前 者 便 有 絕 對 的 主 動 權(quán) 。 如果 日 本 沒 有 許 多 不 可 克 服 的 矛 盾 , 例 如 它 能 一 下 出 幾 百 萬 至一 千 萬 大 兵 , 財 源 比 現(xiàn) 在 多 過 幾 倍 , 又 沒 有 民 眾 和 外 國 的 敵對 , 又 不 實 行 野 蠻 政 策 招 致 中 國 人 民 拚 死 命 反 抗 , 那 它 便 能保 持 一 種 絕 對 的 優(yōu) 勢 , 它 便 有 一 種 貫 徹 始 終 和 普 及 各 地 的 絕對 的 主 動 權(quán) 。 但 在 歷 史 上 , 這 類 絕 對 優(yōu) 勢 的 事 情 , 在 戰(zhàn) 爭 和戰(zhàn) 役 的 結(jié) 局 是 存 在 的 , 戰(zhàn) 爭 和 戰(zhàn) 役 的 開 頭 則 少 見 。 例 如 在 第一 次 世 界 大 戰(zhàn) 中 , 德 國 屈 服 的 前 夜 , 這 時 協(xié) 約 國 變 成 了 絕 對優(yōu) 勢 , 德 國 則 變 成 了 絕 對 劣 勢 , 結(jié) 果 德 國 失 敗 , 協(xié) 約 國 獲 勝 ,這 是 戰(zhàn) 爭 結(jié) 局 存 在 著 絕 對 的 優(yōu) 勢 和 劣 勢 之 例 。 又 如 臺 兒 莊 勝 利 的 前 夜 , 這 時 當 地 孤 立 的 日 軍 經(jīng) 過 苦 戰(zhàn) 之 后 , 已 處 于 絕 對的 劣 勢 , 我 軍 則 造 成 了 絕 對 的 優(yōu) 勢 , 結(jié) 果 敵 敗 我 勝 , 這 是 戰(zhàn)役 結(jié) 局 存 在 著 絕 對 的 優(yōu) 勢 和 劣 勢 之 例 。 戰(zhàn) 爭 或 戰(zhàn) 役 也 有 以 相對 的 優(yōu) 劣 或 平 衡 狀 態(tài) 而 結(jié) 局 的 , 那 時 , 在 戰(zhàn) 爭 則 出 現(xiàn) 妥 協(xié) , 在戰(zhàn) 役 則 出 現(xiàn) 對 峙 。 但 一 般 是 以 絕 對 的 優(yōu) 劣 而 分 勝 負 居 多 數(shù) 。 所有 這 些 , 都 是 戰(zhàn) 爭 或 戰(zhàn) 役 的 結(jié) 局 , 而 非 戰(zhàn) 爭 或 戰(zhàn) 役 的 開 頭 。 中日 戰(zhàn) 爭 的 最 后 結(jié) 局 , 可 以 預(yù) 斷 , 日 本 將 以 絕 對 劣 勢 而 失 敗 , 中國 將 以 絕 對 優(yōu) 勢 而 獲 勝 ; 但 是 在 目 前 , 則 雙 方 的 優(yōu) 劣 都 不 是絕 對 的 而 是 相 對 的 。 日 本 因 其 具 有 強 的 軍 力 、 經(jīng) 濟 力 和 政 治組 織 力 這 個 有 利 因 素 , 對 于 我 們 弱 的 軍 力 、 經(jīng) 濟 力 和 政 治 組織 力 , 占 了 優(yōu) 勢 , 因 而 造 成 了 它 的 主 動 權(quán) 的 基 礎(chǔ) 。 但 是 因 為它 的 軍 力 等 等 數(shù) 量 不 多 , 又 有 其 他 許 多 不 利 因 素 , 它 的 優(yōu) 勢便 為 它 自 己 的 矛 盾 所 減 殺 。 及 到 中 國 , 又 碰 到 了 中 國 的 地 大 、人 多 、 兵 多 和 堅 強 的 民 族 抗 戰(zhàn) , 它 的 優(yōu) 勢 再 為 之 減 殺 。 于 是在 總 的 方 面 , 它 的 地 位 就 變 成 一 種 相 對 的 優(yōu) 勢 , 因 而 其 主 動權(quán) 的 發(fā) 揮 和 維 持 就 受 了 限 制 , 也 成 了 相 對 的 東 西 。 中 國 方 面 ,雖 然 在 力 量 的 強 度 上 是 劣 勢 , 因 此 造 成 了 戰(zhàn) 略 上 的 某 種 被 動姿 態(tài) , 但 是 在 地 理 、 人 口 和 兵 員 的 數(shù) 量 上 , 并 且 又 在 人 民 和軍 隊 的 敵 愾 心 和 士 氣 上 , 卻 處 于 優(yōu) 勢 , 這 種 優(yōu) 勢 再 加 上 其 他的 有 利 因 素 , 便 減 殺 了 自 己 軍 力 、 經(jīng) 濟 力 等 的 劣 勢 的 程 度 , 使之 變 為 戰(zhàn) 略 上 的 相 對 的 劣 勢 。 因 而 也 減 少 了 被 動 的 程 度 , 僅處 于 戰(zhàn) 略 上 的 相 對 的 被 動 地 位 。 然 而 被 動 總 是 不 利 的 , 必 須力 求 脫 離 它 。 軍 事 上 的 辦 法 , 就 是 堅 決 地 實 行 外 線 的 速 決 的進 攻 戰(zhàn) 和 發(fā) 動 敵 后 的 游 擊 戰(zhàn) 爭 , 在 戰(zhàn) 役 的 運 動 戰(zhàn) 和 游 擊 戰(zhàn) 中取 得 許 多 局 部 的 壓 倒 敵 人 的 優(yōu) 勢 和 主 動 地 位 。 通 過 這 樣 許 多 戰(zhàn) 役 的 局 部 優(yōu) 勢 和 局 部 主 動 地 位 , 就 能 逐 漸 地 造 成 戰(zhàn) 略 的 優(yōu)勢 和 戰(zhàn) 略 的 主 動 地 位 , 戰(zhàn) 略 的 劣 勢 和 被 動 地 位 就 能 脫 出 了 。 這就 是 主 動 和 被 動 之 間 、 優(yōu) 勢 和 劣 勢 之 間 的 相 互 關(guān) 系 。

( 八 一 ) 由 此 也 就 可 以 明 白 主 動 或 被 動 和 主 觀 指 導(dǎo) 之 間 的關(guān) 系 。 如 上 所 述 , 我 之 相 對 的 戰(zhàn) 略 劣 勢 和 戰(zhàn) 略 被 動 地 位 , 是 能夠 脫 出 的 , 方 法 就 是 人 工 地 造 成 我 們 許 多 的 局 部 優(yōu) 勢 和 局 部主 動 地 位 , 去 剝 奪 敵 人 的 許 多 局 部 優(yōu) 勢 和 局 部 主 動 地 位 , 把 他拋 入 劣 勢 和 被 動 。 把 這 些 局 部 的 東 西 集 合 起 來 , 就 成 了 我 們 的戰(zhàn) 略 優(yōu) 勢 和 戰(zhàn) 略 主 動 , 敵 人 的 戰(zhàn) 略 劣 勢 和 戰(zhàn) 略 被 動 。 這 樣 的 轉(zhuǎn)變 , 依 靠 主 觀 上 的 正 確 指 導(dǎo) 。 為 什 么 呢 ? 我 要 優(yōu) 勢 和 主 動 , 敵人 也 要 這 個 , 從 這 點 上 看 , 戰(zhàn) 爭 就 是 兩 軍 指 揮 員 以 軍 力 財 力 等項 物 質(zhì) 基 礎(chǔ) 作 地 盤 , 互 爭 優(yōu) 勢 和 主 動 的 主 觀 能 力 的 競 賽 。 競 賽結(jié) 果 , 有 勝 有 敗 , 除 了 客 觀 物 質(zhì) 條 件 的 比 較 外 , 勝 者 必 由 于 主觀 指 揮 的 正 確 , 敗 者 必 由 于 主 觀 指 揮 的 錯 誤 。 我 們 承 認 戰(zhàn) 爭 現(xiàn)象 是 較 之 任 何 別 的 社 會 現(xiàn) 象 更 難 捉 摸 , 更 少 確 實 性 , 即 更 帶 所謂 “ 蓋 然 性 ” 。 但 戰(zhàn) 爭 不 是 神 物 , 仍 是 世 間 的 一 種 必 然 運 動 , 因此 , 孫 子 的 規(guī) 律 , “ 知 彼 知 己 , 百 戰(zhàn) 不 殆 ” ,仍 是 科 學 的 真 理 。錯 誤 由 于 對 彼 己 的 無 知 , 戰(zhàn) 爭 的 特 性 也 使 人 們 在 許 多 的 場 合無 法 全 知 彼 己 , 因 此 產(chǎn) 生 了 戰(zhàn) 爭 情 況 和 戰(zhàn) 爭 行 動 的 不 確 實 性 ,產(chǎn) 生 了 錯 誤 和 失 敗 。 然 而 不 管 怎 樣 的 戰(zhàn) 爭 情 況 和 戰(zhàn) 爭 行 動 , 知其 大 略 , 知 其 要 點 , 是 可 能 的 。 先 之 以 各 種 偵 察 手 段 , 繼 之 以 指揮 員 的 聰 明 的 推 論 和 判 斷 , 減 少 錯 誤 , 實 現(xiàn) 一 般 的 正 確 指 導(dǎo) ,是 做 得 到 的 。 我 們 有 了 這 個 “ 一 般 地 正 確 的 指 導(dǎo) ” 做 武 器 , 就 能多 打 勝 仗 , 就 能 變 劣 勢 為 優(yōu) 勢 , 變 被 動 為 主 動 。 這 是 主 動 或 被動 和 主 觀 指 導(dǎo) 的 正 確 與 否 之 間 的 關(guān) 系 。 

(八二)主觀指導(dǎo)的正確與否,影響到優(yōu)勢劣勢和主動被動的變化,觀于強大之軍打敗仗、弱小之軍打勝仗的歷史事實而益信。中外歷史上這類事情是多得很的。中國如晉楚城濮之戰(zhàn)〔25〕,楚漢成皋之戰(zhàn)〔26〕,韓信破趙之戰(zhàn)〔27〕,新漢昆陽之戰(zhàn)〔28〕,袁曹官渡之戰(zhàn)〔29〕,吳魏赤壁之戰(zhàn)〔30〕,吳蜀彝陵之戰(zhàn)〔31〕,秦晉淝水之戰(zhàn)〔32〕等等,外國如拿破侖的多數(shù)戰(zhàn)役〔33〕,十月革命后的蘇聯(lián)內(nèi)戰(zhàn),都是以少擊眾,以劣勢對優(yōu)勢而獲勝。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優(yōu)勢和主動,向著敵人局部的劣勢和被動,一戰(zhàn)而勝,再及其余,各個擊破,全局因而轉(zhuǎn)成了優(yōu)勢,轉(zhuǎn)成了主動。在原占優(yōu)勢和主動之敵則反是;由于其主觀錯誤和內(nèi)部矛盾,可以將其很好的或較好的優(yōu)勢和主動地位,完全喪失,化為敗軍之將,亡國之君。由此可知,戰(zhàn)爭力量的優(yōu)劣本身,固然是決定主動或被動的客觀基礎(chǔ),但還不是主動或被動的現(xiàn)實事物,必待經(jīng)過斗爭,經(jīng)過主觀能力的競賽,方才出現(xiàn)事實上的主動或被動。在斗爭中,由于主觀指導(dǎo)的正確或錯誤,可以化劣勢為優(yōu)勢,化被動為主動;也可以化優(yōu)勢為劣勢,化主動為被動。一切統(tǒng)治王朝打不贏革命軍,可見單是某種優(yōu)勢還沒有確定主動地位,更沒有確定最后勝利。主動和勝利,是可以根據(jù)真實的情況,經(jīng)過主觀能力的活躍,取得一定的條件,而由劣勢和被動者從優(yōu)勢和主動者手里奪取過來的。

(八三)錯覺和不意,可以喪失優(yōu)勢和主動。因而有計劃地造成敵人的錯覺,給以不意的攻擊,是造成優(yōu)勢和奪取主動的方法,而且是重要的方法。錯覺是什么呢?“八公山上,草木皆兵” 〔34〕,是錯覺之一例。“聲東擊西”,是造成敵人錯覺之一法。 在 優(yōu) 越 的 民 眾 條 件 具 備 , 足 以 封 鎖 消 息 時 , 采 用 各 種 欺 騙 敵 人的 方 法 , 常 能 有 效 地 陷 敵 于 判 斷 錯 誤 和 行 動 錯 誤 的 苦 境 , 因 而喪 失 其 優(yōu) 勢 和 主 動 。 “ 兵 不 厭 詐 ” ,就 是 指 的 這 件 事 情 。 什 么 是不 意 ? 就 是 無 準 備 。 優(yōu) 勢 而 無 準 備 , 不 是 真 正 的 優(yōu) 勢 , 也 沒 有主 動 。 懂 得 這 一 點 , 劣 勢 而 有 準 備 之 軍 , 常 可 對 敵 舉 行 不 意 的攻 勢 , 把 優(yōu) 勢 者 打 敗 。 我 們 說 運 動 之 敵 好 打 , 就 是 因 為 敵 在 不意 即 無 準 備 中 。 這 兩 件 事 — — 造 成 敵 人 的 錯 覺 和 出 以 不 意 的攻 擊 , 即 是 以 戰(zhàn) 爭 的 不 確 實 性 給 予 敵 人 , 而 給 自 己 以 盡 可 能 大的 確 實 性 , 用 以 爭 取 我 之 優(yōu) 勢 和 主 動 , 爭 取 我 之 勝 利 。 要 做 到這 些 , 先 決 條 件 是 優(yōu) 越 的 民 眾 組 織 。 因 此 , 發(fā) 動 所 有 一 切 反 對敵 人 的 老 百 姓 , 一 律 武 裝 起 來 , 對 敵 進 行 廣 泛 的 襲 擊 , 同 時 即用 以 封 鎖 消 息 , 掩 護 我 軍 , 使 敵 無 從 知 道 我 軍 將 在 什 么 地 方 什么 時 候 去 攻 擊 他 , 造 成 他 的 錯 覺 和 不 意 的 客 觀 基 礎(chǔ) , 是 非 常 之重 要 的 。 過 去 土 地 革 命 戰(zhàn) 爭 時 代 的 中 國 紅 軍 , 以 弱 小 的 軍 力 而常 打 勝 仗 , 得 力 于 組 織 起 來 和 武 裝 起 來 了 的 民 眾 是 非 常 之 大的 。 民 族 戰(zhàn) 爭 照 規(guī) 矩 應(yīng) 比 土 地 革 命 戰(zhàn) 爭 更 能 獲 得 廣 大 民 眾 的援 助 ; 可 是 因 為 歷 史 的 錯 誤 〔35 〕 ,民 眾 是 散 的 , 不 但 倉 卒 難 為 我用 , 且 時 為 敵 人 所 利 用 。 只 有 堅 決 地 廣 泛 地 發(fā) 動 全 體 的 民 眾 ,方 能 在 戰(zhàn) 爭 的 一 切 需 要 上 給 以 無 窮 無 盡 的 供 給 。 在 這 個 給 敵以 錯 覺 和 給 敵 以 不 意 以 便 戰(zhàn) 而 勝 之 的 戰(zhàn) 爭 方 法 上 , 也 就 一 定能 起 大 的 作 用 。 我 們 不 是 宋 襄 公 , 不 要 那 種 蠢 豬 式 的 仁 義 道德〔36 〕 。 我 們 要 把 敵 人 的 眼 睛 和 耳 朵 盡 可 能 地 封 住 , 使 他 們 變成 瞎 子 和 聾 子 , 要 把 他 們 的 指 揮 員 的 心 盡 可 能 地 弄 得 混 亂 些 ,使 他 們 變 成 瘋 子 , 用 以 爭 取 自 己 的 勝 利 。 所 有 這 些 , 也 都 是 主動 或 被 動 和 主 觀 指 導(dǎo) 之 間 的 相 互 關(guān) 系 。 戰(zhàn) 勝 日 本 是 少 不 了 這 種 主 觀 指 導(dǎo) 的 。

( 八 四 ) 大 抵 日 本 在 其 進 攻 階 段 中 , 因 其 軍 力 之 強 和 利 用我 之 主 觀 上 的 歷 史 錯 誤 和 現(xiàn) 時 錯 誤 , 它 是 一 般 地 處 于 主 動 地位 的 。 但 是 這 種 主 動 , 已 隨 其 本 身 帶 著 許 多 不 利 因 素 及 其 在 戰(zhàn)爭 中 也 犯 了 些 主 觀 錯 誤 ( 詳 論 見 后 ) ,與 乎 我 方 具 備 著 許 多 有利 因 素 , 而 開 始 了 部 分 的 減 弱 。 敵 之 在 臺 兒 莊 失 敗 和 山 西 困處 , 就 是 顯 證 。 我 在 敵 后 游 擊 戰(zhàn) 爭 的 廣 大 發(fā) 展 , 則 使 其 占 領(lǐng) 地的 守 軍 完 全 處 于 被 動 地 位 。 雖 則 敵 人 此 時 還 在 其 主 動 的 戰(zhàn) 略進 攻 中 , 但 他 的 主 動 將 隨 其 戰(zhàn) 略 進 攻 的 停 止 而 結(jié) 束 。 敵 之 兵 力不 足 , 沒 有 可 能 作 無 限 制 的 進 攻 , 這 是 他 不 能 繼 續(xù) 保 持 主 動 地位 的 第 一 個 根 源 。 我 之 戰(zhàn) 役 的 進 攻 戰(zhàn) , 在 敵 后 的 游 擊 戰(zhàn) 爭 及 其他 條 件 , 這 是 他 不 能 不 停 止 進 攻 于 一 定 限 度 和 不 能 繼 續(xù) 保 持主 動 地 位 的 第 二 個 根 源 。 蘇 聯(lián) 的 存 在 及 其 他 國 際 變 化 , 是 第 三個 根 源 。 由 此 可 見 , 敵 人 的 主 動 地 位 是 有 限 制 的 , 也 是 能 夠 破壞 的 。 中 國 如 能 在 作 戰(zhàn) 方 法 上 堅 持 主 力 軍 的 戰(zhàn) 役 和 戰(zhàn) 斗 的 進攻 戰(zhàn) , 猛 烈 地 發(fā) 展 敵 后 的 游 擊 戰(zhàn) 爭 , 并 從 政 治 上 大 大 地 發(fā) 動 民眾 , 我 之 戰(zhàn) 略 主 動 地 位 便 能 逐 漸 樹 立 起 來 。

( 八 五 ) 現(xiàn) 在 來 說 靈 活 性 。 靈 活 性 是 什 么 呢 ? 就 是 具 體 地實 現(xiàn) 主 動 性 于 作 戰(zhàn) 中 的 東 西 , 就 是 靈 活 地 使 用 兵 力 。 靈 活 地 使用 兵 力 這 件 事 , 是 戰(zhàn) 爭 指 揮 的 中 心 任 務(wù) , 也 是 最 不 容 易 做 好的 。 戰(zhàn) 爭 的 事 業(yè) , 除 了 組 織 和 教 育 軍 隊 , 組 織 和 教 育 人 民 等 項之 外 , 就 是 使 用 軍 隊 于 戰(zhàn) 斗 , 而 一 切 都 是 為 了 戰(zhàn) 斗 的 勝 利 。 組織 軍 隊 等 等 固 然 困 難 , 但 使 用 軍 隊 則 更 加 困 難 , 特 別 是 在 以 弱敵 強 的 情 況 之 中 。 做 這 件 事 需 要 極 大 的 主 觀 能 力 , 需 要 克 服 戰(zhàn)爭 特 性 中 的 紛 亂 、 黑 暗 和 不 確 實 性 , 而 從 其 中 找 出 條 理 、 光 明 和 確 實 性 來 , 方 能 實 現(xiàn) 指 揮 上 的 靈 活 性 。

( 八 六 ) 抗 日 戰(zhàn) 爭 戰(zhàn) 場 作 戰(zhàn) 的 基 本 方 針 , 是 外 線 的 速 決 的進 攻 戰(zhàn) 。 執(zhí) 行 這 個 方 針 , 有 兵 力 的 分 散 和 集 中 、 分 進 和 合 擊 、 攻擊 和 防 御 、 突 擊 和 鉗 制 、 包 圍 和 迂 回 、 前 進 和 后 退 種 種 的 戰(zhàn) 術(shù)或 方 法 。 懂 得 這 些 戰(zhàn) 術(shù) 是 容 易 的 , 靈 活 地 使 用 和 變 換 這 些 戰(zhàn)術(shù) , 就 不 容 易 了 。 這 里 有 時 機 、 地 點 、 部 隊 三 個 關(guān) 節(jié) 。 不 得 其 時 ,不 得 其 地 , 不 得 于 部 隊 之 情 況 , 都 將 不 能 取 勝 。 例 如 進 攻 某 一運 動 中 之 敵 , 打 早 了 , 暴 露 了 自 己 , 給 了 敵 人 以 預(yù) 防 條 件 ; 打 遲了 , 敵 已 集 中 駐 止 , 變 為 啃 硬 骨 頭 。 這 就 是 時 機 問 題 。 突 擊 點選 在 左 翼 , 恰 當 敵 之 弱 點 , 容 易 取 勝 ; 選 在 右 翼 , 碰 在 敵 人 的 釘子 上 , 不 能 奏 效 。 這 就 是 地 點 問 題 。 以 我 之 某 一 部 隊 執(zhí) 行 某 種任 務(wù) , 容 易 取 勝 ; 以 另 一 部 隊 執(zhí) 行 同 樣 任 務(wù) , 難 于 收 效 。 這 就 是部 隊 情 況 問 題 。 不 但 使 用 戰(zhàn) 術(shù) , 還 須 變 換 戰(zhàn) 術(shù) 。 攻 擊 變 為 防 御 ,防 御 變 為 攻 擊 , 前 進 變 為 后 退 , 后 退 變 為 前 進 , 鉗 制 隊 變 為 突擊 隊 , 突 擊 隊 變 為 鉗 制 隊 , 以 及 包 圍 迂 回 等 等 之 互 相 變 換 , 依據(jù) 敵 我 部 隊 、 敵 我 地 形 的 情 況 , 及 時 地 恰 當 地 給 以 變 換 , 是 靈活 性 的 指 揮 之 重 要 任 務(wù) 。 戰(zhàn) 斗 指 揮 如 此 , 戰(zhàn) 役 和 戰(zhàn) 略 指 揮 也 是如 此 。

( 八 七 ) 古 人 所 謂 “ 運 用 之 妙 , 存 乎 一 心 ” 〔37〕,這 個 “ 妙 ” ,我們 叫 做 靈 活 性 , 這 是 聰 明 的 指 揮 員 的 出 產(chǎn) 品 。 靈 活 不 是 妄 動 ,妄 動 是 應(yīng) 該 拒 絕 的 。 靈 活 , 是 聰 明 的 指 揮 員 , 基 于 客 觀 情 況 ,“ 審 時 度 勢 ” ( 這 個 勢 , 包 括 敵 勢 、 我 勢 、 地 勢 等 項 ) 而 采 取 及 時的 和 恰 當 的 處 置 方 法 的 一 種 才 能 , 即 是 所 謂 “ 運 用 之 妙 ” 。 基 于這 種 運 用 之 妙 , 外 線 的 速 決 的 進 攻 戰(zhàn) 就 能 較 多 地 取 得 勝 利 , 就能 轉(zhuǎn) 變 敵 我 優(yōu) 劣 形 勢 , 就 能 實 現(xiàn) 我 對 于 敵 的 主 動 權(quán) , 就 能 壓 倒敵 人 而 擊 破 之 , 而 最 后 勝 利 就 屬 于 我 們 了 。

( 八 八 ) 現(xiàn) 在 來 說 計 劃 性 。 由 于 戰(zhàn) 爭 所 特 有 的 不 確 實 性 , 實現(xiàn) 計 劃 性 于 戰(zhàn) 爭 , 較 之 實 現(xiàn) 計 劃 性 于 別 的 事 業(yè) , 是 要 困 難 得 多的 。 然 而 , “ 凡 事 預(yù) 則 立 , 不 預(yù) 則 廢 ” 〔38 〕 ,沒 有 事 先 的 計 劃 和 準備 , 就 不 能 獲 得 戰(zhàn) 爭 的 勝 利 。 戰(zhàn) 爭 沒 有 絕 對 的 確 實 性 , 但 不 是沒 有 某 種 程 度 的 相 對 的 確 實 性 。 我 之 一 方 是 比 較 地 確 實 的 。 敵之 一 方 很 不 確 實 , 但 也 有 朕 兆 可 尋 , 有 端 倪 可 察 , 有 前 后 現(xiàn) 象可 供 思 索 。 這 就 構(gòu) 成 了 所 謂 某 種 程 度 的 相 對 的 確 實 性 , 戰(zhàn) 爭 的計 劃 性 就 有 了 客 觀 基 礎(chǔ) 。 近 代 技 術(shù) ( 有 線 電 、 無 線 電 、 飛 機 、 汽車 、 鐵 道 、 輪 船 等 ) 的 發(fā) 達 , 又 使 戰(zhàn) 爭 的 計 劃 性 增 大 了 可 能 。 但由 于 戰(zhàn) 爭 只 有 程 度 頗 低 和 時 間 頗 暫 的 確 實 性 , 戰(zhàn) 爭 的 計 劃 性就 很 難 完 全 和 固 定 , 它 隨 戰(zhàn) 爭 的 運 動 ( 或 流 動 , 或 推 移 ) 而 運動 , 且 依 戰(zhàn) 爭 范 圍 的 大 小 而 有 程 度 的 不 同 。 戰(zhàn) 術(shù) 計 劃 , 例 如 小兵 團 和 小 部 隊 的 攻 擊 或 防 御 計 劃 , 常 須 一 日 數(shù) 變 。 戰(zhàn) 役 計 劃 ,即 大 兵 團 的 行 動 計 劃 , 大 體 能 終 戰(zhàn) 役 之 局 , 但 在 該 戰(zhàn) 役 內(nèi) , 部分 的 改 變 是 常 有 的 , 全 部 的 改 變 也 間 或 有 之 。 戰(zhàn) 略 計 劃 , 是 基于 戰(zhàn) 爭 雙 方 總 的 情 況 而 來 的 , 有 更 大 的 固 定 的 程 度 , 但 也 只 在一 定 的 戰(zhàn) 略 階 段 內(nèi) 適 用 , 戰(zhàn) 爭 向 著 新 的 階 段 推 移 , 戰(zhàn) 略 計 劃 便須 改 變 。 戰(zhàn) 術(shù) 、 戰(zhàn) 役 和 戰(zhàn) 略 計 劃 之 各 依 其 范 圍 和 情 況 而 確 定 而改 變 , 是 戰(zhàn) 爭 指 揮 的 重 要 關(guān) 節(jié) , 也 即 是 戰(zhàn) 爭 靈 活 性 的 具 體 的 實施 , 也 即 是 實 際 的 運 用 之 妙 。 抗 日 戰(zhàn) 爭 的 各 級 指 揮 員 , 對 此 應(yīng)當 加 以 注 意 。

( 八 九 ) 有 些 人 , 基 于 戰(zhàn) 爭 的 流 動 性 , 就 從 根 本 上 否 認 戰(zhàn) 爭計 劃 或 戰(zhàn) 爭 方 針 之 相 對 的 固 定 性 , 說 這 樣 的 計 劃 或 方 針 是 “ 機械 的 ” 東 西 。 這 種 意 見 是 錯 誤 的 。 如 上 條 所 述 , 我 們 完 全 承 認 : 由 于 戰(zhàn) 爭 情 況 之 只 有 相 對 的 確 實 性 和 戰(zhàn) 爭 是 迅 速 地 向 前 流 動的 ( 或 運 動 的 , 推 移 的 ) ,戰(zhàn) 爭 的 計 劃 或 方 針 , 也 只 應(yīng) 給 以 相 對的 固 定 性 , 必 須 根 據(jù) 情 況 的 變 化 和 戰(zhàn) 爭 的 流 動 而 適 時 地 加 以更 換 或 修 改 , 不 這 樣 做 , 我 們 就 變 成 機 械 主 義 者 。 然 而 決 不 能否 認 一 定 時 間 內(nèi) 的 相 對 地 固 定 的 戰(zhàn) 爭 計 劃 或 方 針 ; 否 認 了 這點 , 就 否 認 了 一 切 , 連 戰(zhàn) 爭 本 身 , 連 說 話 的 人 , 都 否 認 了 。 由 于戰(zhàn) 爭 的 情 況 和 行 動 都 有 其 相 對 的 固 定 性 , 因 而 應(yīng) 之 而 生 的 戰(zhàn)爭 計 劃 或 方 針 , 也 就 必 須 拿 相 對 的 固 定 性 賦 予 它 。 例 如 , 由 于華 北 戰(zhàn) 爭 的 情 況 和 八 路 軍 分 散 作 戰(zhàn) 的 行 動 有 其 在 一 定 階 段 內(nèi)的 固 定 性 , 因 而 在 這 一 定 階 段 內(nèi) 賦 予 相 對 的 固 定 性 于 八 路 軍的 “ 基 本 的 是 游 擊 戰(zhàn) , 但 不 放 松 有 利 條 件 下 的 運 動 戰(zhàn) ” 這 種 戰(zhàn)略 的 作 戰(zhàn) 方 針 , 是 完 全 必 要 的 。 戰(zhàn) 役 方 針 , 較 之 上 述 戰(zhàn) 略 方 針適 用 的 時 間 要 短 促 些 , 戰(zhàn) 術(shù) 方 針 更 加 短 促 , 然 而 都 有 其 一 定 時間 的 固 定 性 。 否 認 了 這 點 , 戰(zhàn) 爭 就 無 從 著 手 , 成 為 毫 無 定 見 , 這也 不 是 、 那 也 不 是 , 或 者 這 也 是 、 那 也 是 的 戰(zhàn) 爭 相 對 主 義 了 。 沒有 人 否 認 , 就 是 在 某 一 一 定 時 間 內(nèi) 適 用 的 方 針 , 它 也 是 在 流 動的 , 沒 有 這 種 流 動 , 就 不 會 有 這 一 方 針 的 廢 止 和 另 一 方 針 的 采用 。 然 而 這 種 流 動 是 有 限 制 的 , 即 流 動 于 執(zhí) 行 這 一 方 針 的 各 種不 同 的 戰(zhàn) 爭 行 動 的 范 圍 中 , 而 不 是 這 一 方 針 的 根 本 性 質(zhì) 的 流動 , 即 是 說 , 是 數(shù) 的 流 動 , 不 是 質(zhì) 的 流 動 。 這 種 根 本 性 質(zhì) , 在 一定 時 間 內(nèi) 是 決 不 流 動 的 , 我 們 所 謂 一 定 時 間 內(nèi) 的 相 對 的 固 定性 , 就 是 指 的 這 一 點 。 在 絕 對 流 動 的 整 個 戰(zhàn) 爭 長 河 中 有 其 各 個特 定 階 段 上 的 相 對 的 固 定 性 — — 這 就 是 我 們 對 于 戰(zhàn) 爭 計 劃 或戰(zhàn) 爭 方 針 的 根 本 性 質(zhì) 的 意 見 。

( 九 ○ ) 在 說 過 了 戰(zhàn) 略 上 的 內(nèi) 線 的 持 久 的 防 御 戰(zhàn) 和 戰(zhàn) 役 戰(zhàn)斗 上 的 外 線 的 速 決 的 進 攻 戰(zhàn) , 又 說 過 了 主 動 性 、 靈 活 性 和 計 劃性 之 后 , 我 們 可 以 總 起 來 說 幾 句 。 抗 日 戰(zhàn) 爭 應(yīng) 該 是 有 計 劃 的 。戰(zhàn) 爭 計 劃 即 戰(zhàn) 略 戰(zhàn) 術(shù) 的 具 體 運 用 , 要 帶 靈 活 性 , 使 之 能 適 應(yīng) 戰(zhàn)爭 的 情 況 。 要 處 處 照 顧 化 劣 勢 為 優(yōu) 勢 , 化 被 動 為 主 動 , 以 便 改變 敵 我 之 間 的 形 勢 。 而 一 切 這 些 , 都 表 現(xiàn) 于 戰(zhàn) 役 和 戰(zhàn) 斗 上 的 外線 的 速 決 的 進 攻 戰(zhàn) , 同 時 也 就 表 現(xiàn) 于 戰(zhàn) 略 上 的 內(nèi) 線 的 持 久 的防 御 戰(zhàn) 之 中 。

?
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_黄片Av_国产精品麻豆嫩草影院_欧美另类96XOXOXOX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