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為什么謝了?因為愛得太深。琴弦為什么斷了?因為彈得用力?;ㄖx弦斷因為壓力過大造成,因為不能順其自然而造成,那為什么我們不能以“寵辱不驚,閑看庭前花開花落”的心去對待,以“去留無意,漫隨天外云卷云舒”的態(tài)度對待呢?古語有云:“物極必反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從歷史發(fā)展來看,無論是陳勝、吳廣起義,還是太平天國運動,都因為封建統(tǒng)治者壓迫人民,使天下之人,敢怒不敢言,最終導致農民反抗斗爭。若統(tǒng)治者能以仁愛之心治理天下,順應民意,那就能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,不必擔心自身的政權被推翻。因此,順其自然從歷史的角度看,就是順應歷史發(fā)展的潮流,順應廣大人民。
有意栽花花不開,無心插柳柳成蔭。隨時,隨性,隨遇,隨緣,隨喜,萬物生長如此,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?順其自然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保持一種樂觀的生活態(tài)度,采取一種隨遇而安的生活方式,不怨憤,不穩(wěn)躁,不悲觀,不慌亂,何樂而不求呢?
豐子愷說:“不亂于心,不困于情。不畏將來,不念過去。如此,安好。”世上多的是我們無法掌握的事,車到山前必有路,船到橋頭自然直,命運使然,萬事流轉。抿一口淡茶,安安靜靜。世界流動,無法改變,更不可更改。方知,順其自然,留一份淡泊,閑看花開花敗云卷云舒,自在如是。
順其自然,你將開花;順其自然,你將結果;順其自然,你將找尋生命的本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