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毛澤東選集》第二卷
2025-09-11 7

第 五 節(jié) 敵 我 之 間 的 幾 種 包 圍

從 整 個(gè) 抗 日 戰(zhàn) 爭(zhēng) 看 來 , 由 于 敵 之 戰(zhàn) 略 進(jìn) 攻 和 外 線 作 戰(zhàn) , 我處 戰(zhàn) 略 防 御 和 內(nèi) 線 作 戰(zhàn) 地 位 , 無(wú) 疑 我 是 處 在 敵 之 戰(zhàn) 略 包 圍 中 。這 是 敵 對(duì) 于 我 的 第 一 種 包 圍 。 由 于 我 以 數(shù) 量 上 優(yōu) 勢(shì) 的 兵 力 , 對(duì)于 從 外 線 分 數(shù) 路 向 我 前 進(jìn) 之 敵 采 取 戰(zhàn) 役 和 戰(zhàn) 斗 的 進(jìn) 攻 和 外 線作 戰(zhàn) 的 方 針 , 就 使 各 個(gè) 分 進(jìn) 之 敵 的 每 一 個(gè) 處 于 我 之 包 圍 中 。 這 抗 日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的 戰(zhàn) 略 問 題是 我 對(duì) 于 敵 的 第 一 種 包 圍 。 再 從 敵 后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的 根 據(jù) 地 看 來 ,每 一 孤 立 的 根 據(jù) 地 都 處 于 敵 之 四 面 或 三 面 包 圍 中 , 前 者 例 如五 臺(tái) 山 地 區(qū) , 后 者 例 如 晉 西 北 地 區(qū) 。 這 是 敵 對(duì) 于 我 的 第 二 種包 圍 。 但 若 將 各 個(gè) 根 據(jù) 地 聯(lián) 系 起 來 看 , 并 將 各 個(gè)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根據(jù) 地 和 正 規(guī) 軍 的 戰(zhàn) 線 聯(lián) 系 起 來 看 , 我 又 把 許 多 敵 人 都 包 圍 起來 。 例 如 在 山 西 , 我 已 三 面 包 圍 了 同 蒲 路 ( 路 之 東 西 兩 側(cè) 及南 端 ) , 四 面 包 圍 了 太 原 城 ; 在 河 北 、 山 東 等 省 , 亦 有 許 多 這樣 的 包 圍 。 這 是 我 對(duì) 于 敵 的 第 二 種 包 圍 。 由 是 敵 我 各 有 加 于對(duì) 方 的 兩 種 包 圍 , 大 體 上 好 似 下 圍 棋 〔 8 〕 一 樣 , 敵 對(duì) 于 我 我 對(duì) 于敵 之 戰(zhàn) 役 和 戰(zhàn) 斗 的 作 戰(zhàn) 好 似 吃 子 , 敵 之 據(jù) 點(diǎn) 和 我 之 游 擊 根 據(jù)地 則 好 似 做 眼 。 在 這 個(gè) “ 做 眼 ” 的 問 題 上 , 表 示 了 敵 后 游 擊戰(zhàn) 爭(zhēng) 根 據(jù) 地 之 戰(zhàn) 略 作 用 的 重 大 性 。 這 個(gè) 問 題 , 提 在 抗 日 戰(zhàn) 爭(zhēng)面 前 , 就 是 一 方 面 在 全 國(guó) 軍 事 當(dāng) 局 , 又 一 方 面 在 各 地 的 游 擊戰(zhàn) 爭(zhēng) 領(lǐng) 導(dǎo) 者 , 均 須 把 在 敵 后 發(fā) 展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和 在 一 切 可 能 地 方建 立 根 據(jù) 地 的 任 務(wù) , 放 在 自 己 的 議 事 日 程 上 , 把 它 作 為 戰(zhàn) 略任 務(wù) 執(zhí) 行 起 來 。 如 果 我 們 能 在 外 交 上 建 立 太 平 洋 反 日 陣 線 , 把中 國(guó) 作 為 一 個(gè) 戰(zhàn) 略 單 位 , 又 把 蘇 聯(lián) 及 其 他 可 能 的 國(guó) 家 也 各 作為 一 個(gè) 戰(zhàn) 略 單 位 , 我 們 就 比 敵 人 多 了 一 個(gè) 包 圍 , 形 成 了 一 個(gè)太 平 洋 的 外 線 作 戰(zhàn) , 可 以 圍 剿 法 西 斯 日 本 。 這 一 點(diǎn) 在 今 天 當(dāng)然 還 沒 有 實(shí) 際 意 義 , 但 不 是 沒 有 這 種 前 途 的 。

第 七 章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的 戰(zhàn) 略 防 御

和 戰(zhàn) 略 進(jìn) 攻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戰(zhàn) 略 問 題 的 第 四 個(gè) 問 題 , 是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的 戰(zhàn) 略 防 御 和 戰(zhàn) 略 進(jìn) 攻 的 問 題 。 這 是 第 一 個(gè) 問 題 里 所 述 的 進(jìn) 攻 戰(zhàn) 方 針在 抗 日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處 于 防 御 姿 勢(shì) 和 處 于 進(jìn) 攻 姿 勢(shì) 中 如 何 具 體 地應(yīng) 用 的 問 題 。在 全 國(guó) 的 戰(zhàn) 略 防 御 和 戰(zhàn) 略 進(jìn) 攻 ( 正 確 地 說 , 戰(zhàn) 略 反 攻 ) 中間 , 每 一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的 根 據(jù) 地 上 面 及 其 周 圍 , 也 有 其 小 規(guī) 模 的戰(zhàn) 略 防 御 和 戰(zhàn) 略 進(jìn) 攻 , 前 者 是 敵 取 攻 勢(shì) 我 取 守 勢(shì) 時(shí) 的 戰(zhàn) 略 形勢(shì) 和 戰(zhàn) 略 方 針 , 后 者 是 敵 取 守 勢(shì) 我 取 攻 勢(shì) 時(shí) 的 戰(zhàn) 略 形 勢(shì) 和 戰(zhàn)略 方 針 。

第 一 節(jié)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的 戰(zhàn) 略 防 御

在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已 經(jīng) 起 來 并 有 相 當(dāng) 的 發(fā) 展 之 后 , 特 別 是 在 敵人 停 止 了 對(duì) 我 全 國(guó) 的 戰(zhàn) 略 進(jìn) 攻 、 采 取 保 守 其 占 領(lǐng) 地 的 方 針 的時(shí) 候 , 敵 人 向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根 據(jù) 地 的 進(jìn) 攻 是 必 然 的 。 對(duì) 于 這 種 必然 性 的 認(rèn) 識(shí) 是 必 要 的 , 否 則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的 領(lǐng) 導(dǎo) 者 們 全 無(wú) 準(zhǔn) 備 , 一旦 遇 到 敵 人 嚴(yán) 重 地 進(jìn) 攻 的 形 勢(shì) , 必 至 驚 惶 失 措 , 被 敵 擊 破 。敵 人 為 達(dá) 到 消 滅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及 其 根 據(jù) 地 之 目 的 , 常 會(huì) 采 取圍 攻 的 辦 法 , 例 如 五 臺(tái) 山 地 區(qū) 就 已 有 了 四 五 次 的 所 謂 “ 討伐 ” , 每 次 配 置 三 路 、 四 路 以 至 六 、 七 路 的 兵 力 , 同 時(shí) 有 計(jì) 劃地 前 進(jìn) 。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發(fā) 展 的 規(guī) 模 越 大 , 其 根 據(jù) 地 所 處 的 位 置 越重 要 , 威 脅 敵 人 的 戰(zhàn) 略 基 地 和 交 通 要 道 越 大 , 敵 人 對(duì) 于 游 擊戰(zhàn) 爭(zhēng) 及 其 根 據(jù) 地 的 進(jìn) 攻 也 將 會(huì) 越 厲 害 。 所 以 , 凡 屬 敵 人 進(jìn) 攻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越 厲 害 之 處 , 就 證 明 那 里 的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越 有 成 績(jī) , 對(duì)于 正 規(guī) 戰(zhàn) 爭(zhēng) 的 配 合 也 就 越 有 作 用 。在 敵 人 數(shù) 路 圍 攻 的 情 況 之 下 ,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的 方 針 是 打 破 這 抗 日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的 戰(zhàn) 略 問 題種 圍 攻 , 采 取 反 圍 攻 的 形 態(tài) 。 在 敵 數(shù) 路 前 進(jìn) , 但 每 路 只 有 一個(gè) 或 大 或 小 的 部 隊(duì) , 沒 有 后 續(xù) 部 隊(duì) , 不 能 沿 途 配 置 兵 力 、 構(gòu)筑 堡 壘 、 修 筑 汽 車 路 的 情 況 之 下 , 這 種 圍 攻 是 容 易 打 破 的 。 這時(shí) , 敵 是 進(jìn) 攻 和 外 線 作 戰(zhàn) , 我 是 防 御 和 內(nèi) 線 作 戰(zhàn) 。 我 之 部 署應(yīng) 是 以 次 要 兵 力 鉗 制 敵 之 數(shù) 路 , 而 以 主 要 兵 力 對(duì) 付 敵 之 一 路 ,采 取 戰(zhàn) 役 和 戰(zhàn) 斗 的 襲 擊 戰(zhàn) 法 ( 主 要 的 是 埋 伏 戰(zhàn) ) , 于 敵 行 動(dòng) 中打 擊 之 。 敵 人 雖 強(qiáng) , 經(jīng) 過 多 次 的 襲 擊 , 也 就 削 弱 下 來 , 往 往中 途 撤 退 , 此 時(shí) 游 擊 隊(duì) 又 可 于 追 擊 敵 人 時(shí) 繼 續(xù) 襲 擊 , 再 行 削弱 他 。 當(dāng) 敵 人 還 沒 有 停 止 進(jìn) 攻 或 實(shí) 行 退 卻 之 時(shí) , 總 是 占 據(jù) 根據(jù) 地 內(nèi) 的 縣 城 或 市 鎮(zhèn) , 我 便 應(yīng) 包 圍 這 種 縣 城 或 市 鎮(zhèn) , 斷 絕 其糧 食 來 源 和 交 通 聯(lián) 絡(luò) , 等 到 敵 人 無(wú) 法 支 持 向 后 退 走 時(shí) , 我 便乘 機(jī) 追 擊 之 。 一 路 打 破 之 后 , 又 轉(zhuǎn) 移 兵 力 去 打 破 敵 之 另 一 路 ,這 樣 各 個(gè) 地 擊 破 敵 之 圍 攻 。在 一 個(gè) 大 的 根 據(jù) 地 內(nèi) , 例 如 五 臺(tái) 山 地 區(qū) , 是 在 一 個(gè) “ 軍區(qū) ” 之 內(nèi) 分 為 四 五 個(gè) 或 更 多 的 “ 軍 分 區(qū) ” 的 , 每 一 軍 分 區(qū) 都有 獨(dú) 立 作 戰(zhàn) 的 武 裝 部 隊(duì) 。 在 上 述 作 戰(zhàn) 方 法 之 下 , 往 往 同 時(shí) 地或 先 后 地 打 破 了 敵 人 的 進(jìn) 攻 。在 反 圍 攻 的 作 戰(zhàn) 計(jì) 劃 中 , 我 之 主 力 一 般 是 位 于 內(nèi) 線 的 。 但在 兵 力 優(yōu) 裕 的 條 件 下 , 使 用 次 要 力 量 ( 例 如 縣 和 區(qū) 的 游 擊 隊(duì) ,以 至 從 主 力 中 分 出 一 部 分 ) 于 外 線 , 在 那 里 破 壞 敵 之 交 通 , 鉗制 敵 之 增 援 部 隊(duì) , 是 必 要 的 。 如 果 敵 在 根 據(jù) 地 內(nèi) 久 踞 不 去 , 我可 以 倒 置 地 使 用 上 述 方 法 , 即 以 一 部 留 在 根 據(jù) 地 內(nèi) 圍 困 該 敵 ,而 用 主 力 進(jìn) 攻 敵 所 從 來 之 一 帶 地 方 , 在 那 里 大 肆 活 動(dòng) , 引 致久 踞 之 敵 撤 退 出 去 打 我 主 力 ; 這 就 是 “ 圍 魏 救 趙 ” 〔9〕的 辦 法 。在 反 圍 攻 的 作 戰(zhàn) 中 , 地 方 人 民 的 抗 日 自 衛(wèi) 軍 和 一 切 民 眾 組 織 , 應(yīng) 全 體 動(dòng) 員 起 來 參 加 戰(zhàn) 爭(zhēng) , 用 各 種 方 法 幫 助 我 軍 , 反對(duì) 敵 人 。 在 反 對(duì) 敵 人 的 工 作 中 , 地 方 戒 嚴(yán) 和 可 能 程 度 的 堅(jiān) 壁清 野 兩 事 是 重 要 的 。 前 者 為 了 鎮(zhèn) 壓 漢 奸 , 并 使 敵 人 得 不 到 消息 ; 后 者 為 了 協(xié) 助 作 戰(zhàn) ( 堅(jiān) 壁 ) , 并 使 敵 人 得 不 到 糧 食 ( 清野 ) 。 這 里 所 說 的 清 野 , 是 指 糧 食 成 熟 時(shí) 早 日 收 割 的 意 思 。敵 人 退 卻 時(shí) 往 往 將 所 踞 城 市 中 的 房 屋 和 所 經(jīng) 道 路 上 的 村莊 放 火 燒 毀 , 目 的 在 給 予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根 據(jù) 地 以 破 壞 , 但 同 時(shí) 就使 得 敵 人 第 二 次 進(jìn) 攻 時(shí) 沒 有 房 子 住 和 沒 有 飯 吃 , 害 了 他 們 自己 。 這 就 是 所 謂 在 一 件 事 情 上 面 包 含 著 兩 種 互 相 矛 盾 的 意 義的 具 體 例 證 之 一 。不 是 在 幾 經(jīng) 反 圍 攻 之 后 業(yè) 已 證 明 在 那 里 無(wú) 法 打 破 嚴(yán) 重 的圍 攻 時(shí) ,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的 領(lǐng) 導(dǎo) 者 不 應(yīng) 企 圖 放 棄 那 個(gè) 根 據(jù) 地 而 跑 到別 的 根 據(jù) 地 去 。 在 這 里 , 應(yīng) 注 意 防 止 悲 觀 情 緒 的 發(fā) 生 。 只 要領(lǐng) 導(dǎo) 上 不 犯 原 則 錯(cuò) 誤 , 一 般 的 山 岳 地 帶 , 總 是 能 夠 打 破 圍 攻和 堅(jiān) 持 根 據(jù) 地 的 。 只 有 平 原 地 帶 , 如 果 在 嚴(yán) 重 的 圍 攻 之 下 , 就應(yīng) 根 據(jù) 具 體 情 勢(shì) , 考 慮 下 面 的 問 題 : 留 著 許 多 小 的 游 擊 部 隊(duì)在 當(dāng) 地 分 散 活 動(dòng) , 而 將 大 的 游 擊 兵 團(tuán) 暫 時(shí) 地 轉(zhuǎn) 移 到 山 地 里 去 ,等 到 敵 人 主 力 移 動(dòng) 他 去 , 我 又 再 往 那 里 活 動(dòng) 。由 于 中 國(guó) 地 區(qū) 廣 大 、 敵 人 兵 力 不 足 的 矛 盾 情 況 , 敵 人 是一 般 地 不 能 采 取 中 國(guó) 內(nèi) 戰(zhàn) 時(shí) 國(guó) 民 黨 的 堡 壘 主 義 的 。 但 是 我 們應(yīng) 該 估 計(jì) 到 在 某 些 特 別 威 脅 敵 人 要 害 的 游 擊 根 據(jù) 地 中 , 敵 人有 可 能 采 取 相 當(dāng) 程 度 的 堡 壘 主 義 , 要 準(zhǔn) 備 就 是 在 這 種 情 況 之下 仍 然 堅(jiān) 持 那 里 的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。 毫 無(wú) 疑 義 的 , 根 據(jù) 在 內(nèi) 戰(zhàn) 時(shí) 還能 堅(jiān) 持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的 經(jīng) 驗(yàn) , 在 民 族 戰(zhàn) 爭(zhēng) 中 當(dāng) 然 更 能 夠 堅(jiān) 持 。 因?yàn)?即 使 在 兵 力 對(duì) 比 上 , 在 某 些 根 據(jù) 地 中 , 敵 能 使 用 不 但 在 質(zhì) 抗 日 游 擊 戰(zhàn) 爭(zhēng) 的 戰(zhàn) 略 問 題量 上 而 且 在 數(shù) 量 上 極 端 優(yōu) 勢(shì) 的 兵 力 , 但 是 敵 我 民 族 矛 盾 無(wú) 法解 決 , 敵 之 指 揮 弱 點(diǎn) 無(wú) 可 避 免 。 我 之 勝 利 , 就 建 立 在 深 入 的民 眾 工 作 和 靈 活 的 作 戰(zhàn) 方 法 之 上 。

?
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_黄片Av_国产精品麻豆嫩草影院_欧美另类96XOXOXOX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