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毛澤東選集》第二卷
2025-10-14 7

戰(zhàn) 爭 和 政 治

( 六 三 ) “ 戰(zhàn) 爭 是 政 治 的 繼 續(xù) ” , 在 這 點 上 說 , 戰(zhàn) 爭 就 是 政治 , 戰(zhàn) 爭 本 身 就 是 政 治 性 質(zhì) 的 行 動 , 從 古 以 來 沒 有 不 帶 政 治 性的 戰(zhàn) 爭 。 抗 日 戰(zhàn) 爭 是 全 民 族 的 革 命 戰(zhàn) 爭 , 它 的 勝 利 , 離 不 開 戰(zhàn)爭 的 政 治 目 的 — — 驅(qū) 逐 日 本 帝 國 主 義 、 建 立 自 由 平 等 的 新 中國 , 離 不 開 堅 持 抗 戰(zhàn) 和 堅 持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的 總 方 針 , 離 不 開 全 國 人民 的 動 員 , 離 不 開 官 兵 一 致 、 軍 民 一 致 和 瓦 解 敵 軍 等 項 政 治 原則 , 離 不 開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政 策 的 良 好 執(zhí) 行 , 離 不 開 文 化 的 動 員 , 離不 開 爭 取 國 際 力 量 和 敵 國 人 民 援 助 的 努 力 。 一 句 話 , 戰(zhàn) 爭 一 刻也 離 不 了 政 治 。 抗 日 軍 人 中 , 如 有 輕 視 政 治 的 傾 向 , 把 戰(zhàn) 爭 孤立 起 來 , 變 為 戰(zhàn) 爭 絕 對 主 義 者 , 那 是 錯 誤 的 , 應 加 糾 正 。

( 六 四 ) 但 是 戰(zhàn) 爭 有 其 特 殊 性 , 在 這 點 上 說 , 戰(zhàn) 爭 不 即 等 于一 般 的 政 治 。 “ 戰(zhàn) 爭 是 政 治 的 特 殊 手 段 的 繼 續(xù) ” 。 政 治 發(fā) 展到 一 定 的 階 段 , 再 也 不 能 照 舊 前 進 , 于 是 爆 發(fā) 了 戰(zhàn) 爭 , 用 以 掃除 政 治 道 路 上 的 障 礙 。 例 如 中 國 的 半 獨 立 地 位 , 是 日 本 帝 國 主義 政 治 發(fā) 展 的 障 礙 , 日 本 要 掃 除 它 , 所 以 發(fā) 動 了 侵 略 戰(zhàn) 爭 。 中國 呢 ? 帝 國 主 義 壓 迫 , 早 就 是 中 國 資 產(chǎn) 階 級 民 主 革 命 的 障 礙 ,所 以 有 了 很 多 次 的 解 放 戰(zhàn) 爭 , 企 圖 掃 除 這 個 障 礙 。 日 本 現(xiàn) 在 用戰(zhàn) 爭 來 壓 迫 , 要 完 全 斷 絕 中 國 革 命 的 進 路 , 所 以 不 得 不 舉 行 抗日 戰(zhàn) 爭 , 決 心 要 掃 除 這 個 障 礙 。 障 礙 既 除 , 政 治 的 目 的 達 到 , 戰(zhàn)爭 結(jié) 束 。 障 礙 沒 有 掃 除 得 干 凈 , 戰(zhàn) 爭 仍 須 繼 續(xù) 進 行 , 以 求 貫 徹 。例 如 抗 日 的 任 務 未 完 , 有 想 求 妥 協(xié) 的 , 必 不 成 功 ; 因 為 即 使 因某 種 緣 故 妥 協(xié) 了 , 但 是 戰(zhàn) 爭 仍 要 起 來 , 廣 大 人 民 必 定 不 服 , 必要 繼 續(xù) 戰(zhàn) 爭 , 貫 徹 戰(zhàn) 爭 的 政 治 目 的 。 因 此 可 以 說 , 政 治 是 不 流血 的 戰(zhàn) 爭 , 戰(zhàn) 爭 是 流 血 的 政 治 。

( 六 五 ) 基 于 戰(zhàn) 爭 的 特 殊 性 , 就 有 戰(zhàn) 爭 的 一 套 特 殊 組 織 , 一套 特 殊 方 法 , 一 種 特 殊 過 程 。 這 組 織 , 就 是 軍 隊 及 其 附 隨 的 一切 東 西 。 這 方 法 , 就 是 指 導 戰(zhàn) 爭 的 戰(zhàn) 略 戰(zhàn) 術 。 這 過 程 , 就 是 敵對 的 軍 隊 互 相 使 用 有 利 于 己 不 利 于 敵 的 戰(zhàn) 略 戰(zhàn) 術 從 事 攻 擊 或防 御 的 一 種 特 殊 的 社 會 活 動 形 態(tài) 。 因 此 , 戰(zhàn) 爭 的 經(jīng) 驗 是 特 殊的 。 一 切 參 加 戰(zhàn) 爭 的 人 們 , 必 須 脫 出 尋 常 習 慣 , 而 習 慣 于 戰(zhàn) 爭 ,方 能 爭 取 戰(zhàn) 爭 的 勝 利 。抗 日 的 政 治 動 員

( 六 六 ) 如 此 偉 大 的 民 族 革 命 戰(zhàn) 爭 , 沒 有 普 遍 和 深 入 的 政治 動 員 , 是 不 能 勝 利 的 。 抗 日 以 前 , 沒 有 抗 日 的 政 治 動 員 , 這 是中 國 的 大 缺 陷 , 已 經(jīng) 輸 了 敵 人 一 著 。 抗 日 以 后 , 政 治 動 員 也 非常 之 不 普 遍 , 更 不 說 深 入 。 人 民 的 大 多 數(shù) , 是 從 敵 人 的 炮 火 和飛 機 炸 彈 那 里 聽 到 消 息 的 。 這 也 是 一 種 動 員 , 但 這 是 敵 人 替 我們 做 的 , 不 是 我 們 自 己 做 的 。 偏 遠 地 區(qū) 聽 不 到 炮 聲 的 人 們 , 至今 還 是 靜 悄 悄 地 在 那 里 過 活 。 這 種 情 形 必 須 改 變 , 不 然 , 拚 死活 的 戰(zhàn) 爭 就 得 不 到 勝 利 。 決 不 可 以 再 輸 敵 人 一 著 , 相 反 , 要 大大 地 發(fā) 揮 這 一 著 去 制 勝 敵 人 。 這 一 著 是 關 系 絕 大 的 ; 武 器 等 等不 如 人 尚 在 其 次 , 這 一 著 實 在 是 頭 等 重 要 。 動 員 了 全 國 的 老 百姓 , 就 造 成 了 陷 敵 于 滅 頂 之 災 的 汪 洋 大 海 , 造 成 了 彌 補 武 器 等等 缺 陷 的 補 救 條 件 , 造 成 了 克 服 一 切 戰(zhàn) 爭 困 難 的 前 提 。 要 勝利 , 就 要 堅 持 抗 戰(zhàn) , 堅 持 統(tǒng) 一 戰(zhàn) 線 , 堅 持 持 久 戰(zhàn) 。 然 而 一 切 這?些,離不開動員老百姓。要勝利又忽視政治動員,叫做“南其轅而北其轍”,結(jié)果必然取消了勝利。

(六七)什么是政治動員呢?首先是把戰(zhàn)爭的政治目的告訴軍隊和人民。必須使每個士兵每個人民都明白為什么要打仗,打仗和他們有什么關系??谷諔?zhàn)爭的政治目的是“驅(qū)逐日本帝國主義,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國”,必須把這個目的告訴一切軍民人等,方能造成抗日的熱潮,使幾萬萬人齊心一致,貢獻一切給戰(zhàn)爭。其次,單單說明目的還不夠,還要說明達到此目的的步驟和政策,就是說,要有一個政治綱領?,F(xiàn)在已經(jīng)有了《抗日救國十大綱領》,又有了一個《抗戰(zhàn)建國綱領》 ,應把它們普及于軍隊和人民,并動員所有的軍隊和人民實行起來。沒有一個明確的具體的政治綱領,是不能動員全軍全民抗日到底的。其次,怎樣去動員?靠口說,靠傳單布告,靠報紙書冊,靠戲劇電影,靠學校,靠民眾團體,靠干部人員?,F(xiàn)在國民黨統(tǒng)治地區(qū)有的一些,滄海一粟,而且方法不合民眾口味,神氣和民眾隔膜,必須切實地改一改。其次,不是一次動員就夠了,抗日戰(zhàn)爭的政治動員是經(jīng)常的。不是將政治綱領背誦給老百姓聽,這樣的背誦是沒有人聽的;要聯(lián)系戰(zhàn)爭發(fā)展的情況,聯(lián)系士兵和老百姓的生活,把戰(zhàn)爭的政治動員,變成經(jīng)常的運動。這是一件絕大的事,戰(zhàn)爭首先要靠它取得勝利。

戰(zhàn) 爭 的 目 的

(六八)這里不是說戰(zhàn)爭的政治目的,抗日戰(zhàn)爭的政治目?的 是 “ 驅(qū) 逐 日 本 帝 國 主 義 , 建 立 自 由 平 等 的 新 中 國 ” ,前 面 已 經(jīng)說 過 了 。 這 里 說 的 , 是 作 為 人 類 流 血 的 政 治 的 所 謂 戰(zhàn) 爭 , 兩 軍相 殺 的 戰(zhàn) 爭 , 它 的 根 本 目 的 是 什 么 。 戰(zhàn) 爭 的 目 的 不 是 別 的 , 就是 “ 保 存 自 己 , 消 滅 敵 人 ” ( 消 滅 敵 人 , 就 是 解 除 敵 人 的 武 裝 , 也就 是 所 謂 “ 剝 奪 敵 人 的 抵 抗 力 ” ,不 是 要 完 全 消 滅 其 肉 體 ) 。 古代 戰(zhàn) 爭 , 用 矛 用 盾 : 矛 是 進 攻 的 , 為 了 消 滅 敵 人 ; 盾 是 防 御 的 ,為 了 保 存 自 己 。 直 到 今 天 的 武 器 , 還 是 這 二 者 的 繼 續(xù) 。 轟 炸 機 、機 關 槍 、 遠 射 程 炮 、 毒 氣 , 是 矛 的 發(fā) 展 ; 防 空 掩 蔽 部 、 鋼 盔 、 水 泥工 事 、 防 毒 面 具 , 是 盾 的 發(fā) 展 。 坦 克 , 是 矛 盾 二 者 結(jié) 合 為 一 的 新式 武 器 。 進 攻 , 是 消 滅 敵 人 的 主 要 手 段 , 但 防 御 也 是 不 能 廢 的 。進 攻 , 是 直 接 為 了 消 滅 敵 人 的 , 同 時 也 是 為 了 保 存 自 己 , 因 為如 不 消 滅 敵 人 , 則 自 己 將 被 消 滅 。 防 御 , 是 直 接 為 了 保 存 自 己的 , 但 同 時 也 是 輔 助 進 攻 或 準 備 轉(zhuǎn) 入 進 攻 的 一 種 手 段 。 退 卻 ,屬 于 防 御 一 類 , 是 防 御 的 繼 續(xù) ; 而 追 擊 , 則 是 進 攻 的 繼 續(xù) 。 應 該指 出 : 戰(zhàn) 爭 目 的 中 , 消 滅 敵 人 是 主 要 的 , 保 存 自 己 是 第 二 位 的 ,因 為 只 有 大 量 地 消 滅 敵 人 , 才 能 有 效 地 保 存 自 己 。 因 此 , 作 為消 滅 敵 人 之 主 要 手 段 的 進 攻 是 主 要 的 , 而 作 為 消 滅 敵 人 之 輔助 手 段 和 作 為 保 存 自 己 之 一 種 手 段 的 防 御 , 是 第 二 位 的 。 戰(zhàn) 爭實 際 中 , 雖 有 許 多 時 候 以 防 御 為 主 , 而 在 其 余 時 候 以 進 攻 為主 , 然 而 通 戰(zhàn) 爭 的 全 體 來 看 , 進 攻 仍 然 是 主 要 的 。

( 六 九 ) 怎 樣 解 釋 戰(zhàn) 爭 中 提 倡 勇 敢 犧 牲 呢 ? 豈 非 與 “ 保 存自 己 ” 相 矛 盾 ? 不 相 矛 盾 , 是 相 反 相 成 的 。 戰(zhàn) 爭 是 流 血 的 政治 , 是 要 付 代 價 的 , 有 時 是 極 大 的 代 價 。 部 分 的 暫 時 的 犧 牲( 不 保 存 ) , 為 了 全 體 的 永 久 的 保 存 。 我 們 說 , 基 本 上 為 著 消滅 敵 人 的 進 攻 手 段 中 , 同 時 也 含 了 保 存 自 己 的 作 用 , 理 由 就 在 這 里 。 防 御 必 須 同 時 有 進 攻 , 而 不 應 是 單 純 的 防 御 , 也 是這 個 道 理 。

( 七 ○ ) 保 存 自 己 消 滅 敵 人 這 個 戰(zhàn) 爭 的 目 的 , 就 是 戰(zhàn) 爭 的本 質(zhì) , 就 是 一 切 戰(zhàn) 爭 行 動 的 根 據(jù) , 從 技 術 行 動 起 , 到 戰(zhàn) 略 行 動止 , 都 是 貫 徹 這 個 本 質(zhì) 的 。 戰(zhàn) 爭 目 的 , 是 戰(zhàn) 爭 的 基 本 原 則 , 一 切技 術 的 、 戰(zhàn) 術 的 、 戰(zhàn) 役 的 、 戰(zhàn) 略 的 原 理 原 則 , 一 點 也 離 不 開 它 。射 擊 原 則 的 “ 蔭 蔽 身 體 , 發(fā) 揚 火 力 ” 是 什 么 意 思 呢 ? 前 者 為 了 保存 自 己 , 后 者 為 了 消 滅 敵 人 。 因 為 前 者 , 于 是 利 用 地 形 地 物 , 采取 躍 進 運 動 , 疏 開 隊 形 , 種 種 方 法 都 發(fā) 生 了 。 因 為 后 者 , 于 是 掃清 射 界 , 組 織 火 網(wǎng) , 種 種 方 法 也 發(fā) 生 了 。 戰(zhàn) 術 上 的 突 擊 隊 、 鉗 制隊 、 預 備 隊 , 第 一 種 為 了 消 滅 敵 人 , 第 二 種 為 了 保 存 自 己 , 第 三種 準 備 依 情 況 使 用 于 兩 個 目 的 — — 或 者 增 援 突 擊 隊 , 或 者 作為 追 擊 隊 , 都 是 為 了 消 滅 敵 人 ; 或 者 增 援 鉗 制 隊 , 或 者 作 為 掩護 隊 , 都 是 為 了 保 存 自 己 。 照 這 樣 , 一 切 技 術 、 戰(zhàn) 術 、 戰(zhàn) 役 、 戰(zhàn) 略原 則 , 一 切 技 術 、 戰(zhàn) 術 、 戰(zhàn) 役 、 戰(zhàn) 略 行 動 , 一 點 也 離 不 開 戰(zhàn) 爭 的目 的 , 它 普 及 于 戰(zhàn) 爭 的 全 體 , 貫 徹 于 戰(zhàn) 爭 的 始 終 。

( 七 一 ) 抗 日 戰(zhàn) 爭 的 各 級 指 導 者 , 不 能 離 開 中 日 兩 國 之 間各 種 互 相 對 立 的 基 本 因 素 去 指 導 戰(zhàn) 爭 , 也 不 能 離 開 這 個 戰(zhàn) 爭目 的 去 指 導 戰(zhàn) 爭 。 兩 國 之 間 各 種 互 相 對 立 的 基 本 因 素 展 開 于戰(zhàn) 爭 的 行 動 中 , 就 變 成 互 相 為 了 保 存 自 己 消 滅 敵 人 而 斗 爭 。 我們 的 戰(zhàn) 爭 , 在 于 力 求 每 戰(zhàn) 爭 取 不 論 大 小 的 勝 利 , 在 于 力 求 每 戰(zhàn)解 除 敵 人 一 部 分 武 裝 , 損 傷 敵 人 一 部 分 人 馬 器 物 。 把 這 些 部 分地 消 滅 敵 人 的 成 績 積 累 起 來 , 成 為 大 的 戰(zhàn) 略 勝 利 , 達 到 最 后 驅(qū)敵 出 國 , 保 衛(wèi) 祖 國 , 建 設 新 中 國 的 政 治 目 的 。?

防 御 中 的 進 攻 , 持 久 中 的 速 決 ,內(nèi) 線 中 的 外 線

( 七 二 ) 現(xiàn) 在 來 研 究 抗 日 戰(zhàn) 爭 中 的 具 體 的 戰(zhàn) 略 方 針 。 我 們已 說 過 了 , 抗 日 的 戰(zhàn) 略 方 針 是 持 久 戰(zhàn) , 是 的 , 這 是 完 全 對 的 。 但這 是 一 般 的 方 針 , 還 不 是 具 體 的 方 針 。 怎 樣 具 體 地 進 行 持 久 戰(zhàn)呢 ? 這 就 是 我 們 現(xiàn) 在 要 討 論 的 問 題 。 我 們 的 答 復 是 : 在 第 一 和第 二 階 段 即 敵 之 進 攻 和 保 守 階 段 中 , 應 該 是 戰(zhàn) 略 防 御 中 的 戰(zhàn)役 和 戰(zhàn) 斗 的 進 攻 戰(zhàn) , 戰(zhàn) 略 持 久 中 的 戰(zhàn) 役 和 戰(zhàn) 斗 的 速 決 戰(zhàn) , 戰(zhàn) 略內(nèi) 線 中 的 戰(zhàn) 役 和 戰(zhàn) 斗 的 外 線 作 戰(zhàn) 。 在 第 三 階 段 中 , 應 該 是 戰(zhàn) 略的 反 攻 戰(zhàn) 。

( 七 三 ) 由 于 日 本 是 帝 國 主 義 的 強 國 , 我 們 是 半 殖 民 地 半封 建 的 弱 國 , 日 本 是 采 取 戰(zhàn) 略 進 攻 方 針 的 , 我 們 則 居 于 戰(zhàn) 略 防御 地 位 。 日 本 企 圖 采 取 戰(zhàn) 略 的 速 決 戰(zhàn) , 我 們 應 自 覺 地 采 取 戰(zhàn) 略的 持 久 戰(zhàn) 。 日 本 用 其 戰(zhàn) 斗 力 頗 強 的 幾 十 個 師 團 的 陸 軍 ( 目 前 已到 了 三 十 個 師 團 ) 和 一 部 分 海 軍 , 從 陸 海 兩 面 包 圍 和 封 鎖 中國 , 又 用 空 軍 轟 炸 中 國 。 目 前 日 本 的 陸 軍 已 占 領 從 包 頭 到 杭 州的 長 陣 線 , 海 軍 則 到 了 福 建 廣 東 , 形 成 了 大 范 圍 的 外 線 作 戰(zhàn) 。我 們 則 處 于 內(nèi) 線 作 戰(zhàn) 地 位 。 所 有 這 些 , 都 是 由 敵 強 我 弱 這 個 特點 造 成 的 。 這 是 一 方 面 的 情 形 。

( 七 四 ) 然 而 在 另 一 方 面 , 則 適 得 其 反 。 日 本 雖 強 , 但 兵 力不 足 。 中 國 雖 弱 , 但 地 大 、 人 多 、 兵 多 。 這 里 就 產(chǎn) 生 了 兩 個 重 要的 結(jié) 果 。 第 一 , 敵 以 少 兵 臨 大 國 , 就 只 能 占 領 一 部 分 大 城 市 、 大道 和 某 些 平 地 。 由 是 , 在 其 占 領 區(qū) 域 , 則 空 出 了 廣 大 地 面 無 法?占 領 , 這 就 給 了 中 國 游 擊 戰(zhàn) 爭 以 廣 大 活 動 的 地 盤 。 在 全 國 , 即使 敵 能 占 領 廣 州 、 武 漢 、 蘭 州 之 線 及 其 附 近 的 地 區(qū) , 但 以 外 的地 區(qū) 是 難 于 占 領 的 , 這 就 給 了 中 國 以 進 行 持 久 戰(zhàn) 和 爭 取 最 后勝 利 的 總 后 方 和 中 樞 根 據(jù) 地 。 第 二 , 敵 以 少 兵 臨 多 兵 , 便 處 于多 兵 的 包 圍 中 。 敵 分 路 向 我 進 攻 , 敵 處 戰(zhàn) 略 外 線 , 我 處 戰(zhàn) 略 內(nèi)線 , 敵 是 戰(zhàn) 略 進 攻 , 我 是 戰(zhàn) 略 防 御 , 看 起 來 我 是 很 不 利 的 。 然 而我 可 以 利 用 地 廣 和 兵 多 兩 個 長 處 , 不 作 死 守 的 陣 地 戰(zhàn) , 采 用 靈活 的 運 動 戰(zhàn) , 以 幾 個 師 對 他 一 個 師 , 幾 萬 人 對 他 一 萬 人 , 幾 路對 他 一 路 , 從 戰(zhàn) 場 的 外 線 , 突 然 包 圍 其 一 路 而 攻 擊 之 。 于 是 敵之 戰(zhàn) 略 作 戰(zhàn) 上 的 外 線 和 進 攻 , 在 戰(zhàn) 役 和 戰(zhàn) 斗 的 作 戰(zhàn) 上 , 就 不 得不 變 成 內(nèi) 線 和 防 御 。 我 之 戰(zhàn) 略 作 戰(zhàn) 上 的 內(nèi) 線 和 防 御 , 在 戰(zhàn) 役 和戰(zhàn) 斗 的 作 戰(zhàn) 上 就 變 成 了 外 線 和 進 攻 。 對 其 一 路 如 此 , 對 其 他 路也 是 如 此 。 以 上 兩 點 , 都 是 從 敵 小 我 大 這 一 特 點 發(fā) 生 的 。 又 由于 敵 兵 雖 少 , 乃 是 強 兵 ( 武 器 和 人 員 的 教 養(yǎng) 程 度 ) ,我 兵 雖 多 ,乃 是 弱 兵 ( 也 僅 是 武 器 和 人 員 的 教 養(yǎng) 程 度 , 不 是 士 氣 ) ,因 此 ,在 戰(zhàn) 役 和 戰(zhàn) 斗 的 作 戰(zhàn) 上 , 我 不 但 應 以 多 兵 打 少 兵 , 從 外 線 打 內(nèi)線 , 還 須 采 取 速 決 戰(zhàn) 的 方 針 。 為 了 實 行 速 決 , 一 般 應 不 打 駐 止中 之 敵 , 而 打 運 動 中 之 敵 。 我 預 將 大 兵 蔭 蔽 集 結(jié) 于 敵 必 經(jīng) 通 路之 側(cè) , 乘 敵 運 動 之 際 , 突 然 前 進 , 包 圍 而 攻 擊 之 , 打 他 一 個 措 手不 及 , 迅 速 解 決 戰(zhàn) 斗 。 打 得 好 , 可 能 全 部 或 大 部 或 一 部 消 滅 他 ;打 不 好 , 也 給 他 一 個 大 的 殺 傷 。 一 戰(zhàn) 如 此 , 他 戰(zhàn) 皆 然 。 不 說 多了 , 每 個 月 打 得 一 個 較 大 的 勝 仗 , 如 像 平 型 關 臺 兒 莊 一 類 的 ,就 能 大 大 地 沮 喪 敵 人 的 精 神 , 振 起 我 軍 的 士 氣 , 號 召 世 界 的 聲援 。 這 樣 , 我 之 戰(zhàn) 略 的 持 久 戰(zhàn) , 到 戰(zhàn) 場 作 戰(zhàn) 就 變 成 速 決 戰(zhàn) 了 。 敵之 戰(zhàn) 略 的 速 決 戰(zhàn) , 經(jīng) 過 許 多 戰(zhàn) 役 和 戰(zhàn) 斗 的 敗 仗 , 就 不 得 不 改 為?

( 七 五 ) 上 述 這 樣 的 戰(zhàn) 役 和 戰(zhàn) 斗 的 作 戰(zhàn) 方 針 , 一 句 話 說 完 ,就 是 : “ 外 線 的 速 決 的 進 攻 戰(zhàn) ” 。 這 對 于 我 之 戰(zhàn) 略 方 針 “ 內(nèi) 線 的持 久 的 防 御 戰(zhàn) ” 說 來 , 是 相 反 的 ; 然 而 , 又 恰 是 實 現(xiàn) 這 樣 的 戰(zhàn) 略方 針 之 必 要 的 方 針 。 如 果 戰(zhàn) 役 和 戰(zhàn) 斗 方 針 也 同 樣 是 “ 內(nèi) 線 的 持久 的 防 御 戰(zhàn) ” ,例 如 抗 戰(zhàn) 初 起 時 期 之 所 為 , 那 就 完 全 不 適 合 敵小 我 大 、 敵 強 我 弱 這 兩 種 情 況 , 那 就 決 然 達 不 到 戰(zhàn) 略 目 的 , 達不 到 總 的 持 久 戰(zhàn) , 而 將 為 敵 人 所 擊 敗 。 所 以 , 我 們 歷 來 主 張 全國 組 成 若 干 個 大 的 野 戰(zhàn) 兵 團 , 其 兵 力 針 對 著 敵 人 每 個 野 戰(zhàn) 兵團 之 兵 力 而 二 倍 之 、 三 倍 之 或 四 倍 之 , 采 用 上 述 方 針 , 與 敵 周旋 于 廣 大 戰(zhàn) 場 之 上 。 這 種 方 針 , 不 但 是 正 規(guī) 戰(zhàn) 爭 用 得 著 , 游 擊戰(zhàn) 爭 也 用 得 著 , 而 且 必 須 要 用 它 。 不 但 適 用 于 戰(zhàn) 爭 的 某 一 階段 , 而 且 適 用 于 戰(zhàn) 爭 的 全 過 程 。 戰(zhàn) 略 反 攻 階 段 , 我 之 技 術 條 件增 強 , 以 弱 敵 強 這 種 情 況 即 使 完 全 沒 有 了 , 我 仍 用 多 兵 從 外 線采 取 速 決 的 進 攻 戰(zhàn) , 就 更 能 收 大 批 俘 獲 的 成 效 。 例 如 我 用 兩 個或 三 個 或 四 個 機 械 化 的 師 對 敵 一 個 機 械 化 的 師 , 更 能 確 定 地消 滅 這 個 師 。 幾 個 大 漢 打 一 個 大 漢 之 容 易 打 勝 , 這 是 常 識 中 包含 的 真 理 。

( 七 六 ) 如 果 我 們 堅 決 地 采 取 了 戰(zhàn) 場 作 戰(zhàn) 的 “ 外 線 的 速 決的 進 攻 戰(zhàn) ” ,就 不 但 在 戰(zhàn) 場 上 改 變 著 敵 我 之 間 的 強 弱 優(yōu) 劣 形勢 , 而 且 將 逐 漸 地 變 化 著 總 的 形 勢 。 在 戰(zhàn) 場 上 , 因 為 我 是 進 攻 ,敵 是 防 御 ; 我 是 多 兵 處 外 線 , 敵 是 少 兵 處 內(nèi) 線 ; 我 是 速 決 , 敵 雖企 圖 持 久 待 援 , 但 不 能 由 他 作 主 ; 于 是 在 敵 人 方 面 , 強 者 就 變成 了 弱 者 , 優(yōu) 勢 就 變 成 了 劣 勢 ; 我 軍 方 面 反 之 , 弱 者 變 成 了 強者 , 劣 勢 變 成 了 優(yōu) 勢 。 在 打 了 許 多 這 樣 的 勝 仗 之 后 , 總 的 敵 我 形 勢?便 將 引 起 變 化 。 這 就 是 說 , 集 合 了 許 多 戰(zhàn) 場 作 戰(zhàn) 的 外 線 的 速 決的 進 攻 戰(zhàn) 的 勝 利 以 后 , 就 逐 漸 地 增 強 了 自 己 , 削 弱 了 敵 人 , 于是 總 的 強 弱 優(yōu) 劣 形 勢 , 就 不 能 不 受 其 影 響 而 發(fā) 生 變 化 。 到 那時 , 配 合 著 我 們 自 己 的 其 他 條 件 , 再 配 合 著 敵 人 內(nèi) 部 的 變 動 和國 際 上 的 有 利 形 勢 , 就 能 使 敵 我 總 的 形 勢 走 到 平 衡 , 再 由 平 衡走 到 我 優(yōu) 敵 劣 。 那 時 , 就 是 我 們 實 行 反 攻 驅(qū) 敵 出 國 的 時 機 了 。

( 七 七 ) 戰(zhàn) 爭 是 力 量 的 競 賽 , 但 力 量 在 戰(zhàn) 爭 過 程 中 變 化 其原 來 的 形 態(tài) 。 在 這 里 , 主 觀 的 努 力 , 多 打 勝 仗 , 少 犯 錯 誤 , 是 決定 的 因 素 。 客 觀 因 素 具 備 著 這 種 變 化 的 可 能 性 , 但 實 現(xiàn) 這 種 可能 性 , 就 需 要 正 確 的 方 針 和 主 觀 的 努 力 。 這 時 候 , 主 觀 作 用 是決 定 的 了

?
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_黄片Av_国产精品麻豆嫩草影院_欧美另类96XOXOXOXO